•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鎗怎么讀 鎗的意思

    “鎗”字共有2個讀音: [qiāng]   [chēng]  
    鎗
    漢字
    讀音 [qiāng]
    [chēng]
    注音 ㄑㄧㄤ|ㄔㄥ
    部首 [釒]  金字旁
    筆畫 總筆畫:18 部外:10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397
    其它編碼 五筆:qwyk 倉頡:coir 鄭碼:poxj 四角:88167
    筆順編碼 341124313445113251
    筆順筆畫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丶丶フ一一ノ丨フ一
    筆順名稱 撇 點 橫 橫 豎 點 撇 提 撇 捺 點 橫折 橫 橫 撇 豎 橫折 橫

    鎗字的意思

    [qiāng]

    同“”。

    [chēng]

    1.鐘聲。

    2.鼎。

    3.酒器。

    鎗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qiāng ㄑㄧㄤˉ

     ◎ 同“”。

    其它字義


    chēng ㄔㄥˉ

    鐘聲。鼎。酒器。

    英語 rifle, small arms, hand gun

    法語 arme,fusil,lance,Qiang (lance)?

    鎗字的詳細解釋

    鎗字的辭典解釋

    鎗ㄑㄧㄤqiāng 名

    武器名:? ?長柄一端裝有尖銳的金屬頭,可用于刺擊。通「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刀、鎗、劍、戟,都還略有些講究。」? ?可發射子彈以射擊目標的武器。通「槍」。如:「手鎗」、「步鎗」、「機關鎗」。

    鎗ㄔㄥchēng狀

    形容敲擊金、鐘的聲音。《后漢書·卷六○上·馬融傳》:「锽锽鎗鎗,奏于農郊大路之衢。」

    一種三足鼎,古代多用作溫酒器。《南齊書·卷三八·蕭赤斧傳》:「陛下前欲壞酒鎗,恐宜移在此器也。」《南史·卷七三·孝義傳上·潘綜傳》:「少為邵吏,母好食鎗底飯。」

    康熙字典解釋

    鎗【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璫。《說文》鐘聲也。《後漢·馬融傳》鍠鍠鎗鎗,奏於農郊大路之衢。《博雅》聲也。《集韻》或作鏿。

    又《廣韻》鼎類。《六書故》三足鬴也。俗作鐺。

    又《正韻》酒器。南齊竟陵王子良,遺何默以徐景山酒鎗。古借用倉。

    又《集韻》鋤庚切,音傖。亦鐘聲也。

    又《集韻》千羊切,音瑲。與鏘同。《史記·樂書》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鎗而已也。《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義。《註》鏗鎗,金石之聲也。《潘岳·籍田賦》衝牙錚鎗。

    又與鶬通。《詩·周頌·鞗革有鶬釋文》鶬,七羊反。本亦作鎗。《傳》有鶬,言有法度也。《箋》鶬,金飾貌。

    又長腰鎗,米別名。《李賀·憶昌谷山居詩》長鎗江米熟。《註》江米,江南所貢玉粒。

    又《字彙補》鎗去聲,髹工有鎗金鎗銀法。見輟耕錄。《正字通》俗以鎗爲刀槍字,誤。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鎗【卷十四】【金部】

    鐘聲也。從金倉聲。楚庚切

    說文解字注

    (鎗)鎗鏓。二字各本無。今依全書例補之。雙聲字也。鐘聲也。引申爲他聲。詩采??。八鸞鎗鎗。毛曰。聲也。韓奕作將將。烈祖作鶬鶬。皆叚借字。或作鏘鏘。乃俗字。漢書禮樂志鏗鎗。藝文志作鏗鏘。廣雅作銵鎗。從金。倉聲。楚庚切。按古音七羊反。在十部。

    鎗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鎗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