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同音的意思 一口同音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口
- 同
- 音
- 成語名稱:
- 一口同音
- 成語拼音:
- [yī kǒu tóng yīn]
- 成語解釋:
- 猶言眾口一詞。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所以聽得周三說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說,以義氣為重。”
- 成語例句:
- 這時又圍上許多戰士,一口同音說:‘誰說不是?我們永遠忘不了你。’★楊朔《錦繡山河》上篇七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說話等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口同音
- 英文翻譯:
- with one voic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口同音”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猶言 眾口一詞
“一口同音”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音】:1.聲音;讀音:音律。音樂。口音。樂音。雜音。把這個字的音讀準。2.消息:佳音。音信。3.指音節:單音詞。復音詞。4.讀(某音):“區”字作姓時音歐。5.姓。
“一口同音”的反義詞
“一口同音”的近義詞
“一口同音”的相關成語
一口同音
異口同音
一口同聲
笙磬同音
同音共律
眾啄同音
百口同聲
交口同聲
異口同辭
異口同聲
異口同韻
眾口同聲
反咬一口
如出一口
統一口徑
相與一口
一口不能著兩匙
一口兩匙
一口三舌
一口吸盡西江水
“一口同音”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口字的成語
同字的成語
音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口開頭的成語
同開頭的成語
音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kou的成語
tong的成語
yin的成語
ykty的成語
一口什么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同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什么音的成語
什么口同什么的成語
什么口什么音的成語
什么什么同音的成語
“一口同音”造句
他一口同音事情不是他干的,調查暫時陷入了僵局。
那去召米該雅的使者對米該雅說,眾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說吉言,你不如與他們說一樣的話,也說吉言。
即懶人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則一句佛號固已歷歷明明灌于心中。
瑞恩斯和溫爾達竟然一口同音的說道。
眾人心底有了準備,這回一口同音,轟聲相應道:“好!”。
* 一口同音的意思 一口同音的成語解釋 一口同音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