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的意思 一條龍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條
- 龍
- 成語名稱:
- 一條龍
- 成語拼音:
- [yī tiáo ló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成語出處:
- 張平《抉擇》:“據說現在時興的已經是一條龍服務:跳舞、吃飯、桑拿、唱歌、打牌,從下午開始,可以一直玩到凌晨。”
- 成語例句:
- 劉玉民《騷動之秋》第三章:“從果樹管理到果品收藏、深層加工,各自形成一個‘一條龍’網絡。”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定語;用于口語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條龍
- 英文翻譯:
- A drago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條龍”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一的成語 三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事物 首尾相連 連續 不斷 程序 環節 關聯
“一條龍”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條】:[tiáo]1.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2.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3.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4.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5.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6.量詞。[tiāo]挑取:“蠶月條疊”。
【龍】: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床。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龍舟。龍燈。龍車。龍旗。4.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5.姓。
“一條龍”的相關成語
“一條龍”的關聯成語
“一條龍”造句
觀賞長江的人絡繹不絕,江水仿佛一條龍在游動,陸上一條人龍,公路上一條車龍,三龍匯集在一起氣勢磅礴。
世界是一條龍充滿苦惱的大道,而我們是來去匆匆的旅人;死亡是世上每個人的歸宿。喬叟
一道孤獨的橋,在一個小小的湖上好像一條龍了。
有一條長長的石頭,外形像一條龍,石頭上長滿斑斑點點的東西,像龍身上的鱗。
萬里長城就像一條龍臥在一座雄偉壯觀的大山上面。
五人團結一只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
中國是一條龍,古老與悠久。在昨天與明天之間,奔騰與翱翔。
一五人團結一只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
有錢一條龍,無錢一條蟲。康格里夫
中國是一條龍,養育了億萬子女。在昨天與明天之間,奔騰與翱翔。
* 一條龍的意思 一條龍的成語解釋 一條龍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