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瀉萬里的意思 一瀉萬里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瀉
- 萬
- 里
- 成語名稱:
- 一瀉萬里
- 成語拼音:
- [yī xiè wàn lǐ]
- 成語解釋:
- 見“一瀉千里”。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這一條浩浩蕩蕩的民族革命運動史的洪流,時而顯現,時而潛伏,時而迂回旋繞,蓄勢不前,時而急轉直下,一瀉萬里。”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速度快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瀉萬裏
- 英文翻譯:
- water rushes down and covers millions of miles of lan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瀉萬里”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萬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水的成語
- 成語關注:
“一瀉萬里”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瀉】:1.很快地流:流瀉。傾瀉。河水奔騰,一瀉千里。2.腹瀉:瀉藥。上吐下瀉。
【萬】:[wàn]1.數目。十個一千。2.比喻很多:萬眾。萬般。3.副詞。極;很;絕對:萬沒想到。萬不得已。[mò]〔萬俟〕復姓。俟(qí)。
【里】:[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
“一瀉萬里”的近義詞
“一瀉萬里”的相關成語
一瀉萬里
一瀉百里
一瀉千里
一瀉汪洋
碧空萬里
不遠萬里
長城萬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封侯萬里
扶搖萬里
階前萬里
離題萬里
明鑒萬里
明見萬里
鵬程萬里
鵬霄萬里
前程萬里
晴空萬里
氣吞萬里
青云萬里
“一瀉萬里”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瀉字的成語
萬字的成語
里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瀉開頭的成語
萬開頭的成語
里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xie的成語
wan的成語
li的成語
yxwl的成語
一瀉什么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萬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什么里的成語
什么瀉萬什么的成語
什么瀉什么里的成語
什么什么萬里的成語
“一瀉萬里”造句
時而化澤一瀉萬里,時而化龍直擊高天。
月之光華是柔和廣闊的,眨眼間便已一瀉萬里,于靜謐的夜色中照耀著這個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
清冷的月光一瀉萬里,看到草原如大海般波濤洶涌,自有一番風味,紙鳶借著風勢越飛越高,最后周圍漆黑一片,只剩下空中皓月恍如咫尺。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廣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
人無恥暗殺時,氣憤,痛恨,舊仇新恨,就像那決堤處的洪水,洶涌而來,一瀉萬里。
從源頭的涓涓細流,沿途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成千上萬條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約480億立方米水量的滾滾洪流,一瀉萬里。
突然他雙目緊緊盯著深空之上的那副九天星河圖,無數星辰劃著玄妙莫測的軌跡在運行轉動,九天銀河一瀉萬里,無孔不入。
她甚至想過跟鐘厚白頭偕老,可是看了這么多照片之后,本來就動搖的內心一下子如河水決堤,一瀉萬里。
* 一瀉萬里的意思 一瀉萬里的成語解釋 一瀉萬里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