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情愿的意思 一相情愿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相
- 情
- 愿
- 成語名稱:
- 一相情愿
- 成語拼音:
- [yī xiāng qíng yuàn]
- 成語解釋:
- 只憑單方面的愿望;不考慮對方是否愿意或客觀條件是否具備。
- 成語出處:
- 金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晏殊以為柳勝韓,李淑又謂劉勝柳,所謂‘一廂情愿’。”
- 成語例句:
- 女兒不喜歡音樂,母親偏要女兒學彈琴,將來當音樂家,這只不過是一相情愿罷了。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定語、狀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相”;不讀作“相貌”的xiànɡ。
- 繁體字形:
- 一相情愿
- 英文翻譯:
- only one party is will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相情愿”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主觀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方面 愿望 考慮 對方 愿意 客觀 條件 具備
“一相情愿”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情】:1.感情:熱情。有情。無情。溫情。2.情面:人情。講情。托情。求情。3.愛情:情書。情話。談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發情期。5.情形;情況:病情。軍情。實情。災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請。
【愿】:1.意志;希望:心愿。愿望。2.肯;樂意:情愿。自愿。3.祈求神佛時許下的酬謝:許愿。還愿。4.謹慎老實:謹愿。
“一相情愿”的反義詞
“一相情愿”的近義詞
“一相情愿”的相關成語
“一相情愿”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相字的成語
情字的成語
愿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相開頭的成語
情開頭的成語
愿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xiang的成語
qing的成語
yuan的成語
yxqy的成語
一相什么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情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什么愿的成語
什么相情什么的成語
什么相什么愿的成語
什么什么情愿的成語
“一相情愿”造句
她不喜歡你,你就不要勉強她,一相情愿的事是不會長久的。
父親望子成龍,不過是一相情愿罷了。
就如同觀眾一相情愿地認為捕頭隊伍都是純潔的,沒想到里面竟然也混著飛刀門的臥底。
樓主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樓主的愿望卻是本未倒置,一相情愿的。
當然,趙守福也知道這是他一相情愿。
不過當著別人的面,我不忍拂了楚鵑的一相情愿,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微笑著伸出手來與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的天晴握了一握:“你好!”。
不過這些也只是宮本一相情愿的想法而已。
有的人你看了一輩子卻忽視了一輩子,有的人你只看了一眼卻影響了你的一生,有的人熱情的為你而快樂卻被你冷落,有的人讓你擁有短暫的快樂卻得到你思緒的連鎖,有的人一相情愿了N年卻被你拒絕了N年,有的人一個無心的表情卻成了永恒的思念,這就是人生。
他想和解兩人的矛盾,并做了許多努力,現在他意識到原來是他一相情愿。
女兒不喜歡音樂,母親偏要女兒學彈琴,將來當音樂家,這只不過是一相情愿罷了。
* 一相情愿的意思 一相情愿的成語解釋 一相情愿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