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的意思 萬里長城的讀音和出處
- 萬
- 里
- 長
- 城
- 成語名稱:
- 萬里長城
- 成語拼音:
- [wàn lǐ chá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成語例句:
- 吞珪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二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長城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萬裏長城
- 英文翻譯:
- the great wall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萬里長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萬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小學生成語 W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國家 依賴 大將 人民 軍隊
“萬里長城”的單字解釋
【萬】:[wàn]1.數目。十個一千。2.比喻很多:萬眾。萬般。3.副詞。極;很;絕對:萬沒想到。萬不得已。[mò]〔萬俟〕復姓。俟(qí)。
【里】:[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
【長】:[cháng]1.兩點之間的距離大(跟“短”相對)。a)指空間:這條路很長。長長的柳條垂到地面。b)指時間:長壽。夏季晝長夜短。2.長度:南京長江大橋氣勢雄偉,鐵路橋全長6772米。3.長處:特長。取長補短。一技之長。4.(對某事)做得特別好:他長于寫作。5.(舊讀zhàng)多余;剩余:長物。6.姓。[zhǎng]1.領導人:部長。校長。鄉長。首長。2.生:長銹。山上長滿了青翠的樹木。3.生長;成長:楊樹長得快。這孩子長得真胖。4.增進;增加:長見識。長力氣。吃一塹,長一智。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萬里長城”的近義詞
“萬里長城”的相關成語
萬里長城
萬里長征
長城萬里
十里長亭
不到長城非好漢
五言長城
一字長城
自壞長城
自毀長城
碧空萬里
不遠萬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封侯萬里
扶搖萬里
階前萬里
離題萬里
明鑒萬里
明見萬里
鵬程萬里
鵬霄萬里
“萬里長城”的關聯成語
萬字的成語
里字的成語
長字的成語
城字的成語
萬開頭的成語
里開頭的成語
長開頭的成語
城開頭的成語
wan的成語
li的成語
chang的成語
cheng的成語
wlcc的成語
萬里什么什么的成語
萬什么長什么的成語
萬什么什么城的成語
什么里長什么的成語
什么里什么城的成語
什么什么長城的成語
“萬里長城”造句
萬里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寧夏陜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曲折綿延長達6700公里,約有1.3萬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綿延不絕,那是祖國偉大與強盛的見證。
宏偉的萬里長城是由千千萬萬的人民用汗水用勤勞用生命鑄造的輝煌;一間小小的房子也是由少數的人用汗水用勤勞用人生澆鑄的成果。生命雖然平凡而微不足道,但是,在這一生中,你可以一如既往地給別人以微笑;你可以一如既往地給別人以幫助;你可以……這樣的生命有無盡的意義。
明天就能親自登上萬里長城了。我躺在床上,想啊想,那是我天天想,夜夜盼的美事。
萬里長城不僅僅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而且其中還蘊含著我們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辛勤的付出。當我們站在萬里長城的青磚上或在欣賞長城的美時,我們就會有一種自豪感。同樣,這一項宏偉的建筑令我們后人贊嘆不已。
登上了第一座烽火臺舉目遠望,萬里長城氣魄宏偉,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它的一邊伸向高山之巔,一邊沿著山脊沉下深深的谷底。
早晨,群山彌漫著蒸騰著白霧,青灰色的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隨山勢迤邐而下,潛入茫茫霧海里。黑黝黝的果園,在霧海里若隱若現,像起伏在波浪中的海島。
萬里長城就像一條龍臥在一座雄偉壯觀的大山上面。
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歡迎天下友人。
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萬里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筑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 萬里長城的意思 萬里長城的成語解釋 萬里長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