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七辟的意思 三征七辟的讀音和出處
- 三
- 征
- 七
- 辟
- 成語名稱:
- 三征七辟
- 成語拼音:
- [sān zhēng qī bì]
- 成語解釋:
-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薦舉。指朝廷多次征名為官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褒傳》:“于是隱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三征七辟
- 英文翻譯:
- Three expeditions and seven renovation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三征七辟”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三的成語 七的成語 聯合式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泛指 征召 薦舉 朝廷 為官
“三征七辟”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3.姓。
【辟】:[bì]1.君主:復辟。2.姓。3.排除:辟邪。4.同“避”。5.帝王召見并授予官職:辟舉(征召和薦舉)。[pī][辟頭](pītóu)同“劈頭”。[pì]1.透徹:精辟。透辟。2.駁斥或排除(不正確的言論或謠言):辟謠。辟邪說。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三征七辟”的相關成語
“三征七辟”的關聯成語
三字的成語
征字的成語
七字的成語
辟字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征開頭的成語
七開頭的成語
辟開頭的成語
san的成語
zheng的成語
qi的成語
bi的成語
szqb的成語
三征什么什么的成語
三什么七什么的成語
三什么什么辟的成語
什么征七什么的成語
什么征什么辟的成語
什么什么七辟的成語
* 三征七辟的意思 三征七辟的成語解釋 三征七辟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