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忮不求的意思 不忮不求的讀音和出處
- 不
- 忮
- 不
- 求
- 成語名稱:
- 不忮不求
- 成語拼音:
- [bù zhì bù qiú]
- 成語解釋:
- 忮:嫉妒;求:貪求。指不妒忌,不貪得無厭。
- 成語出處:
- 《詩經 邶風 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鄭玄箋:“我君子之行,不疾害,不求備于一人,其行何用為不善。”
- 成語例句:
- 處理了這些事務,便是長篇大論的“遺訓”,教子孫不忮不求,克勤克儉。(高陽《玉座珠簾》下冊)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表示不嫉妒,不貪求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不忮不裘
- 英文翻譯:
- generous to others and lacking greedines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不忮不求”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ABAC式的成語 詩經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妒忌 貪得無厭
“不忮不求”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忮】:嫉妒:忮刻(忌刻)。不忮不求。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求】:1.請求:求救。求教。求您幫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尋求:求學問。實事求是。刻舟求劍。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關系。供過于求。5.姓。
“不忮不求”的反義詞
“不忮不求”的近義詞
“不忮不求”的相關成語
“不忮不求”的關聯成語
不字的成語
忮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求字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忮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求開頭的成語
bu的成語
zhi的成語
bu的成語
qiu的成語
bzbq的成語
不忮什么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什么求的成語
什么忮不什么的成語
什么忮什么求的成語
什么什么不求的成語
“不忮不求”造句
李將軍不忮不求的高風亮節,令所有人敬佩。
他不忮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曾國藩認為,古人修身的理論中,關鍵的一條是“不忮不求”。
“不忮不求,但反身爭個一壁靜;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
他強調,自己從軍40多年,總是不忮不求,公道自在人心。
面對各界盛譽,星云大師不忮不求,他坦言:不喜歡被神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出家人而已。
“足下風云壯,胸中天地寬”,林洋港只能繼續“不忮不求”,爬山以寄情。
曾國藩提倡修“心”,是要其子弟做到“慎獨”、“不忮不求”、“孝友”、“仁”、“敬”、“謙”、“恕”等。
他一向術業有專攻,為人正直、堅持己見、擇善固執、待人誠懇、憨厚不用心機、工作認真,又善于調解紛爭、不忮不求,在*彎政壇早就熟為人知。
* 不忮不求的意思 不忮不求的成語解釋 不忮不求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