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夢的意思 人生如夢的讀音和出處
- 人
- 生
- 如
- 夢
- 成語名稱:
- 人生如夢
- 成語拼音:
- [rén shēng rú mèng]
- 成語解釋:
- 人生就好象一場夢。比喻世事無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夢”。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成語例句:
- 王朔《人莫予毒》:“人生如夢,俱是宇宙過客,朝生夕死,你先走一步,與我們又何嘗不是五十步與百步至差?”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世事無常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人生如夢
- 英文翻譯:
- life is but a dream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人生如夢”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人物心理的成語 感慨的成語 R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人生 好象 一場夢 比喻 世事 無定 生命 短促 若夢
“人生如夢”的單字解釋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夢】:1.睡眠時局部大腦皮質還沒有完全停止活動而引起的腦中的表象活動。2.做夢:夢見。3.比喻幻想:夢想。4.姓。
“人生如夢”的近義詞
人生若夢
“人生如夢”的相關成語
人生如夢
人生如風燈
人生如寄
人生如朝露
浮生如寄
恍如夢境
恍如夢寐
如癡如夢
如夢初覺
如夢初醒
如夢方醒
如夢如醉
如醉如夢
人生地不熟
人生觀
人生何處不相逢
人生路不熟
人生面不熟
人生七十古來稀
人生若寄
“人生如夢”的關聯成語
人字的成語
生字的成語
如字的成語
夢字的成語
人開頭的成語
生開頭的成語
如開頭的成語
夢開頭的成語
ren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ru的成語
meng的成語
rsrm的成語
人生什么什么的成語
人什么如什么的成語
人什么什么夢的成語
什么生如什么的成語
什么生什么夢的成語
什么什么如夢的成語
“人生如夢”造句
人生如夢,醒來方知一場空,不曾帶來什么,也不將留下什么,不,應該留下點什么,留下點美好的東西吧!也不算白來一場。
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
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許一場清歡。
人生如夢……我們醒而睡著,睡而醒著。蒙田
人生如夢,有多少夢影已經模糊了,就是從前曾惆悵過,甚至于流淚的那種情緒,現在也差不多消逝凈盡,就是不曾消逝的,也已經變了色調,就是從前以為嚴重的了不得的事,現在看來,也許僅僅只是一些幼稚的可笑罷了!
人生如夢(造 句 網),一樽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清醒地行走,理性的思考,學會愛自己、愛家人,學會珍惜愛你的人,讓人生多一些必然,少一些偶然。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我們何不活得簡單一點呢?我們何不活得快樂一點呢?歲月沖刷的所有現實河床,最終還是會安靜的在生命里出現著。
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 人生如夢的意思 人生如夢的成語解釋 人生如夢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