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踵可待的意思 企踵可待的讀音和出處
- 企
- 踵
- 可
- 待
- 成語名稱:
- 企踵可待
- 成語拼音:
- [qǐ zhǒng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符傳》:“則蕭、曹、周、韓之倫,何足不致,吳、鄧、梁、竇之屬,企踵可待。”
- 成語例句:
- 宋·司馬光《上皇帝疏》:“治平之期,企踵可待。”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即將成功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企踵可待
- 英文翻譯:
- To be followe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企踵可待”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Q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可以 等到
“企踵可待”的單字解釋
【企】:抬起腳后跟站著,今用為盼望的意思:企盼。企望。
【踵】:1.腳后跟:接踵而至。2.在后面跟著;追隨:踵其后。3.到:踵門相告。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企踵可待”的近義詞
“企踵可待”的相關成語
“企踵可待”的關聯成語
企字的成語
踵字的成語
可字的成語
待字的成語
企開頭的成語
踵開頭的成語
可開頭的成語
待開頭的成語
qi的成語
zhong的成語
ke的成語
dai的成語
qzkd的成語
企踵什么什么的成語
企什么可什么的成語
企什么什么待的成語
什么踵可什么的成語
什么踵什么待的成語
什么什么可待的成語
* 企踵可待的意思 企踵可待的成語解釋 企踵可待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