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微的意思 具體而微的讀音和出處
- 具
- 體
- 而
- 微
- 成語名稱:
- 具體而微
- 成語拼音:
- [jù tǐ ér wēi]
- 成語解釋:
- 具體:大體具備;微:微小。內容大體具備;但布局、規模較小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子夏、子游、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 成語例句:
- 范長江《中國的西北角》:“然而這位不甘落后的先生,就利用他的士兵無代價的強迫勞動,所謂‘兵工’,具體而微的筑造起來。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緊縮式;作賓語、定語;指內容大體都有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而,不能讀作“ěr”。
- 繁體字形:
- 具軆而微
- 英文翻譯:
- small but complet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具體而微”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孟子的成語 高考常考易錯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具體 具備 微小 內容 布局 規模 較小
“具體而微”的單字解釋
【具】:1.用具:家具。文具。2.具有:具備。粗具規模。3.備;辦:具結。謹具薄禮。4.才能;才干:才具。干城之具。5.寫出;陳述:具名。條具時弊。6.量詞。用于棺材、尸體和某些器物:一具尸體。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微】:1.細小;輕微:細微。微風。謹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計量單位的)百萬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奧妙:微妙。微言大義。5.稍微;略微:微感不適。面色微紅。
“具體而微”的反義詞
“具體而微”的近義詞
“具體而微”的相關成語
“具體而微”的關聯成語
具字的成語
體字的成語
而字的成語
微字的成語
具開頭的成語
體開頭的成語
而開頭的成語
微開頭的成語
ju的成語
ti的成語
er的成語
wei的成語
jtew的成語
具體什么什么的成語
具什么而什么的成語
具什么什么微的成語
什么體而什么的成語
什么體什么微的成語
什么什么而微的成語
“具體而微”造句
快樂不僅在生活的終極目標遠大理想那里,也在生活具體而微小的各種事項與進程之中。快樂不僅在于達到目標,也在于為達到目標而走過的全過程。
安陽殷墟的遺址中還具體而微地保存著一些精美文物。
這種題不用寫的這么復雜,只要你具體而微的表達一下就行了。
它是戰時廣東鄉村保甲政策在黃岡鄉具體而微的體現。
我們需要的就是那種能夠具體而微表達思想的人來幫助我們。
在安陽殷墟的遺址中還具體而微地保存著一些精美文物.
琴房的記憶從來是具體而微、優雅緩慢的。
這處微縮景觀將中華大地的名勝古跡盡收其中,可謂具體而微。
等到小鳥漸漸長大,羽毛漸豐,一切都具體而微以后,我喜愛它們又甚于那些老鳥。
人心不足蛇吞象,野心與理想都難實現,我只希望能具體而微,或只得其一部分,也已可以滿足了。
* 具體而微的意思 具體而微的成語解釋 具體而微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