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狀的意思 軍令狀的讀音和出處
- 軍
- 令
- 狀
- 成語名稱:
- 軍令狀
- 成語拼音:
- [jūn lìng zhuàng]
- 成語解釋:
- 指接受軍令后寫的保證書,如不能完成任務,愿依軍法受懲。泛指接受某項重大任務后寫的保證書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軍令狀了去。”
- 成語例句: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我立一張軍令狀在你這里。”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軍令狀
- 英文翻譯:
- Military ord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軍令狀”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三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接受 軍令 保證書 不能 完成 任務 軍法 泛指 重大
“軍令狀”的單字解釋
【軍】:1.軍隊:我軍。陸軍。解放軍。參軍。裁軍。生產大軍。勞動后備軍。2.軍隊的編制單位,下轄若干師:第一軍。敵人的兵力估計有兩個軍。3.(Jūn)姓。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狀】:1.形狀;樣子:狀態。奇形怪狀。2.情況:狀況。病狀。罪狀。3.陳述或描摹:狀語。不可名狀。4.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跡的文字:供狀。行狀。5.指訴狀:狀紙。告狀。6.褒獎、委任等文件:獎狀。委任狀。
“軍令狀”的相關成語
“軍令狀”的關聯成語
“軍令狀”造句
朋友圈中無戲言,八一為你立下軍令狀:撒下天羅地網,圍剿一切郁悶,消滅一切憂愁,切斷一切煩惱,排除一切障礙,與你一起戰斗,捍衛快樂王國!
軍中無戲言,八一立下軍令狀:撒下天羅地網,圍剿一切郁悶,消滅一切憂愁,切斷一切煩惱,排除一切障礙,與你一起戰斗,捍衛快樂王國!建軍節快樂!
他們有一個軍令狀,獎賞他們的邪惡行動,其中包括黃橙黑顏色的撒旦符號。
關羽立下軍令狀,愿去斬華雄的首級。
誰完不成任務就處罰誰,并強迫收取押金,立軍令狀.
想一想生活中都立下什么軍令狀,并設法找出你害怕去做的事。
金乃忠曾經立下軍令狀,死守陣地,與敵人周旋到底。
并自信地立下軍令狀,若失街亭愿被斬首。
郭立是關西人,樸直,卻不知軍令狀如何胡亂勒得!三個一徑來到崔寧家里,那秀秀兀自在柜身里坐地,見那郭排軍來得恁地慌忙,卻不知他勒了軍令狀來取你。
我的問題是,治污軍令狀只有做到“軍中無戲言”,才有可能收到預期效用。
* 軍令狀的意思 軍令狀的成語解釋 軍令狀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