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人罪的意思 出入人罪的讀音和出處
- 出
- 入
- 人
- 罪
- 成語名稱:
- 出入人罪
- 成語拼音:
- [chū rù rén zuì]
- 成語解釋:
- 指法庭裁判錯誤,把有罪的人認為無罪,把無罪的人認為有罪。
- 成語出處:
- 宋 王禹偁《用刑論》:“然見其用刑與古相戾,何者?今法吏所禁之切者曰:‘故出入人罪而已。’”
- 成語例句:
- 海巖《我不是個好警察》:“凌隊長怎么啦,也不能黃口白牙,出入人罪呀。”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動賓式;作謂語;指妄自給人加罪名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出入人辠
- 英文翻譯:
- offense of imposing lighter or heavier sentences than necessary in ancient china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出入人罪”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裁判 錯誤 有罪 認為 無罪
“出入人罪”的單字解釋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入】:1.進去。與“出”相對:入場。入冬。2.參加:入伍。入團。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歲入。5.入聲。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出入人罪”的近義詞
“出入人罪”的相關成語
“出入人罪”的關聯成語
出字的成語
入字的成語
人字的成語
罪字的成語
出開頭的成語
入開頭的成語
人開頭的成語
罪開頭的成語
chu的成語
ru的成語
ren的成語
zui的成語
crrz的成語
出入什么什么的成語
出什么人什么的成語
出什么什么罪的成語
什么入人什么的成語
什么入什么罪的成語
什么什么人罪的成語
“出入人罪”造句
通過對其中有關“出入人罪”方面的規定作一點介紹并進行簡要評價,可以對中國司法實踐的現狀提出一些建議。
只有這樣,才能杜絕司法實踐中利用共犯罪名任意出入人罪的現象。
罪刑法定原則要求犯罪與刑罰都由法律明確規定,不得出入人罪,濫施刑罰。
明明是出入人罪的“葫蘆僧”,反倒被涂抹成了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爺”。
反之,司法參軍枉法曲斷、出入人罪非但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還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因此,出入人罪的立法當特別慎重。
在行為人為了單位利益而出入人罪、枉法裁判的場合,同樣構成徇私枉法罪。
作為出入人罪、掌握刑罰的司法機關,如果連是否批捕這種有明確書面手續的事都不講真話,這只能讓公民背生寒意,嚴重損害司法公信。
“辦案要辦鐵案,數量要服從質量,不能出入人罪。
法律的作用本就應限制和約束權力,即使是針對所有人的刑法,也有防止司法權力隨意出入人罪的意義,而訴訟法更是為約束司法處置權按特定規矩行使。
* 出入人罪的意思 出入人罪的成語解釋 出入人罪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