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的意思 力能扛鼎的讀音和出處
- 力
- 能
- 扛
- 鼎
- 成語名稱:
- 力能扛鼎
- 成語拼音:
- [lì néng gāng dǐng]
- 成語解釋:
- 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三足兩耳的青銅器。形容氣力特別大。亦比喻筆力雄健。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籍(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 成語例句:
- 昔人評米元暉畫云:虎兒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清 顧復《平生壯觀 米芾》)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結構類型:
- 緊縮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力能摃鼎
- 英文翻譯:
- very powerful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力能扛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史記的成語 大的成語 L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雙手 舉起 沉重 東西 青銅器 形容 氣力 比喻 筆力 雄健
“力能扛鼎”的單字解釋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無能之輩。2.能量的簡稱。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勞。這幾個人就數他能。4.a)“能”表示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效率,“會”表示學得某種本領。初次學會某種動作用“會”,恢復某種能力用“能”:小弟弟會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備某種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會”:能寫會算。達到某種效率,用“能”,不用“會”:她一分鐘能打一百五十個字。b)名詞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話只用“會”:能詩善畫。會英文。會象棋。c)跟“不…不”組成雙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須,“不會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來啊!。他不會不來的。在疑問或揣測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會)不答應吧?d)對于尚未實現的自然現象的推測,用“能(夠)”,不用“可(以)”:這雨能下長么?e)用在跟某些動詞結合表示被動的可能性時,用“可”,不用“能”:我們是不可戰勝的。[nài]1.同“耐”。2.姓。
【扛】:[káng]1.用肩膀承擔物體:扛槍。扛著鋤頭。這個任務你一定要扛起來。2.支撐;忍耐:冷得扛不住了。[gāng]1.用兩手舉(重物):力能扛鼎。2.抬東西。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力能扛鼎”的相關成語
“力能扛鼎”的關聯成語
力字的成語
能字的成語
扛字的成語
鼎字的成語
力開頭的成語
能開頭的成語
扛開頭的成語
鼎開頭的成語
li的成語
neng的成語
gang的成語
ding的成語
lngd的成語
力能什么什么的成語
力什么扛什么的成語
力什么什么鼎的成語
什么能扛什么的成語
什么能什么鼎的成語
什么什么扛鼎的成語
“力能扛鼎”造句
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杰。
少時便天資雄厚,力能扛鼎,正可謂力拔山兮氣蓋世。
剛柔相濟,氣之沉著,力能扛鼎,筆中有物,下筆有神,爽然而秀,蒼然而古,凝然而堅,淹然而潤,其輕重徐疾、偏正曲直皆出于自然而無浮滑鈍滯之美。
目生雙瞳、力能扛鼎的楚霸王如何,斬蛇起義、鴻門宴后的漢沛公如何,戰必勝攻必取、號稱國士無雙的韓信又如何?
哪怕是蒼生嶺的一位少年都力能扛鼎。
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項羽身長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即使是吳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項羽。
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因為他,力能扛鼎的楚霸王竟然淚流滿面。
呵呵,誰也不是生來就力能扛鼎,出口成章,只要肯學總有機會,那我問你,你想不想學武呢?
* 力能扛鼎的意思 力能扛鼎的成語解釋 力能扛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