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包舉宇內的意思 包舉宇內的讀音和出處

    • bāo
    • nèi
    成語名稱:
    包舉宇內
    成語拼音:
    [bāo jǔ yǔ nèi]
    成語解釋:
    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成語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于政治等
    結構類型:
    動賓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包舉宇內
    英文翻譯:
    dominate all life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包舉宇內”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統括 天下 占有

    成語包舉宇內

    “包舉宇內”的單字解釋

    】: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1.往上托;往上伸:舉重。舉手。高舉著紅旗。2.舉動:義舉。壯舉。一舉一動。一舉兩得。3.興起;起:舉義。舉兵。舉火。4.生(孩子):舉一男。5.推選;選舉:推舉。舉代表。公舉他做學習組長。6.舉人的簡稱:中舉。武舉。7.提出:列舉。舉一反三。舉個例子。8.全:舉座(所有在座的人)。舉國。舉世。9.姓。
    】:1.房檐,泛指房屋:屋宇。棟宇。2.上下四方,所有的空間;世界:宇宙。宇內。寰宇。3.地層系統分類單位的第一級,分為太古宇、元古宇和顯生宇,宇以下為界。跟宇相應的地質年代分期叫做宙。4.風度;氣質:眉宇。神宇。器宇。5.姓。
    】:[nèi]1.里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háng)。內涵。2.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3.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收入;接受。

    “包舉宇內”的相關成語

    “包舉宇內”的關聯成語

    “包舉宇內”造句

    包舉宇內,席卷四海,并吞八荒,橫掃六合,終成帝皇之業,見不世威名,華夏的統治者,天地間的不朽名君,“始皇帝”。

    胸懷大志者,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闊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天才術師妄想包舉宇內,統治天下.

    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以渭水為帶,包舉宇內,席卷天下,自古有帝王之氣。

    席卷天下,包舉宇內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就是始皇大帝也不忘在泰山的崖壁上刻上他包舉宇內的功勛。

    ……秦孝公有包舉宇內,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中原動蕩,各地豪杰竟起,便是邊塞各族,也都難免有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守而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荒之心。

    * 包舉宇內的意思 包舉宇內的成語解釋 包舉宇內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