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的意思 原來如此的讀音和出處
- 原
- 來
- 如
- 此
- 成語名稱:
- 原來如此
- 成語拼音:
- [yuán lái rú cǐ]
- 成語解釋:
- 原來:表示發現真實情況。原來是這樣。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原來如此,倒教我們懸了幾日心。”
- 成語例句: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原來如此!’胡雪巖很欣賞芙蓉的態度。”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狀語、分句;表示發現真實情形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原來如此
- 英文翻譯:
- i se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原來如此”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紅樓夢的成語 初中生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表示 發現 真實 情況
“原來如此”的單字解釋
【原】:1.最初的;開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動物。2.屬性詞。原來;本來: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馬。原有人數。3.沒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諒:原宥。情有可原。6.寬廣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
【來】: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此】:1.這;這個(跟“彼”相對):此人。此時。由此及彼。此呼彼應。2.表示此時或此地:就此告別。談話就此結束。從此病有起色。由此往西。3.這樣:長此以往。當時聽勸,何至于此。
“原來如此”的相關成語
“原來如此”的關聯成語
原字的成語
來字的成語
如字的成語
此字的成語
原開頭的成語
來開頭的成語
如開頭的成語
此開頭的成語
yuan的成語
lai的成語
ru的成語
ci的成語
ylrc的成語
原來什么什么的成語
原什么如什么的成語
原什么什么此的成語
什么來如什么的成語
什么來什么此的成語
什么什么如此的成語
“原來如此”造句
原來如此你在高中的時候對什么感興趣?
忽然楊柳恍然大悟了,"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原來如此,倒教我們懸了幾日心。
原來如此,這場棋局,就像沈佳儀跟我的關系。多年以后,不論我再怎么努力,永遠都只能搏個有趣的平手。
當我聽了老師的講解,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輕松自然的生活原來如此簡單。
原來如此,在伊比沙島甩了男朋友.
原來如此相當于學而時習之吧。
原來如此,你是如何了解這一切的?
拉臘:啊,原來如此.它是混了甚麼種?
* 原來如此的意思 原來如此的成語解釋 原來如此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