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的意思 古稀之年的讀音和出處
- 古
- 稀
- 之
- 年
- 成語名稱:
- 古稀之年
- 成語拼音:
- [gǔ xī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 成語例句:
- 季羨林《八十述懷》:“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我反思。”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指男性70歲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古稀之年
- 英文翻譯:
- seventy years of ag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古稀之年”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杜甫的成語 人物外貌的成語 容貌的成語
- 成語關注:
“古稀之年”的單字解釋
【古】:1.古代(跟“今”相對):遠古。厚今薄古。2.經歷多年的:古畫。古城。這座廟古得很。3.具有古代風格的:古拙。古樸。4.真摯純樸:人心不古。5.古體詩:五古。七古。6.姓。
【稀】:1.同“希”:稀少。稀見。2.事物之間不緊密,距離遠,空隙大。與“密”相對:稀疏。莊稼種得太密和太稀都不好。3.含水分多,濃度小:稀鹽酸。稀飯。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
“古稀之年”的近義詞
“古稀之年”的相關成語
古稀之年
年逾古稀
不惑之年
摽梅之年
遲暮之年
垂暮之年
當立之年
而立之年
耳順之年
風燭之年
龜鶴之年
花甲之年
既冠之年
聚沙之年
破瓜之年
犬馬之年
弱冠之年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天奪之年
天假之年
“古稀之年”的關聯成語
古字的成語
稀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年字的成語
古開頭的成語
稀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年開頭的成語
gu的成語
xi的成語
zhi的成語
nian的成語
gxzn的成語
古稀什么什么的成語
古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古什么什么年的成語
什么稀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稀什么年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年的成語
“古稀之年”造句
爺爺雖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容光煥發,精神仍然很好。
老伯到了古稀之年,身體還這么健壯,真是難得。
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體還這么硬朗,真是難得呀!
八月桂花香,母親大壽時。古稀之年身體健,勞作不輟精氣足。寬容仁愛鄰里贊,善良節儉美德傳。親朋好友齊祝愿:健康快樂,壽比南山!
今天您已邁入了古稀之年,對于您這樣的老人,健康乃第一財富我衷心祝您健康、長壽。
與日月同輝的詩人王之渙來到了景色秀美的黃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發蒼蒼,但依舊精神矍鑠,他徒步登頂黃山。
在接近古稀之年,她同一個與她同年的密友漫游歐洲.
作為演員的他,年逾古稀之年,戴著耳環,成為一名出色的水手,至今仍志存高遠。
2年前,這位早逾古稀之年的老船匠徹底不造船了,但還是放不下相伴半個多世紀的手藝。
學生臨行前,陛下曾言,太尉以古稀之年與宦官閹人同朝爭衡,一人身系天下,為朕,為天下萬民都應當保重身體。
* 古稀之年的意思 古稀之年的成語解釋 古稀之年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