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相應的意思 同聲相應的讀音和出處
- 同
- 聲
- 相
- 應
- 成語名稱:
- 同聲相應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 成語解釋:
-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周易 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 成語例句:
- 續范亭《號召山西人民推翻萬惡無恥軍閥閻錫山》:“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心心相印,脈脈相通。”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同聲相應
- 英文翻譯:
- like attracts lik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同聲相應”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同類 事物 感應 志趣 意見 相同 響應 自然 結合
“同聲相應”的單字解釋
【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聲】:1.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響:鑼聲。大聲。2.說話;語言:不聲不響。呼聲。3.宣布;陳述:聲明。聲討。4.名譽:聲望。名聲。5.聲母:聲韻。雙聲。6.聲調:第一聲。去聲。7.量詞。用于聲音發出的次數:連喊三聲。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應】:[yìng]1.回答或隨聲相和:應答。呼應。應對(答對)。應和(hè)。答應。喊他不應。應承。反應(a.化學上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生的活動和變化;c.回響,反響)。2.接受,允許,答應要求:應邀。應聘。應考。3.順合,適合:順應。適應。應機。應景。應時。應用文。4.對待:應付。應變。應酬。[yīng]1.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fèn)。應有盡有。2.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3.姓。
“同聲相應”的反義詞
“同聲相應”的近義詞
“同聲相應”的相關成語
同聲相應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聲相求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聞聲相思
表里相應
桴鼓相應
首尾相應
天人相應
心口相應
心手相應
相應不理
遙呼相應
遙相應和
百口同聲
交口同聲
同聲共氣
同聲同氣
同聲一辭
同聲之應
“同聲相應”的關聯成語
同字的成語
聲字的成語
相字的成語
應字的成語
同開頭的成語
聲開頭的成語
相開頭的成語
應開頭的成語
tong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xiang的成語
ying的成語
tsxy的成語
同聲什么什么的成語
同什么相什么的成語
同什么什么應的成語
什么聲相什么的成語
什么聲什么應的成語
什么什么相應的成語
“同聲相應”造句
同類相比,同聲相應,固天理也。莊子
同聲相應,同性相輔。自己的智不足應用他人的智來補,自己的仁不足應用他人的仁來補,自己的勇不足應用他人的勇來補,自己的知識不足應用他人的知識來補,差的多多補,差的少少補,不愁補不足,只怕不求補。
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莊子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小明和小力常在一起討論文藝理論的各種問題,真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他們倆真可以算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了。十多年來無論在任何項目的合作中,都配合得十分默契。
我以為我們是同類相從,同聲相應的道友,我看你家里高朋滿座熱鬧非凡的樣子,知道我們還是有一段距離。
在展現通過音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生命感應時,突出交流雙方的互動。
道家作品則比較特殊,或只寫同聲相應,或取消對同聲相應的描寫。
他倆有共同的藝術主張,真可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 同聲相應的意思 同聲相應的成語解釋 同聲相應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