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并力的意思 同心并力的讀音和出處
- 同
- 心
- 并
- 力
- 成語名稱:
- 同心并力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bìng lì]
- 成語解釋: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過秦論下》:“且天下嘗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險阻而不能進者。”
- 成語例句:
- 宋 蘇軾《策別十三》:“有寇而戰,則同心并力。”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同心並力
- 英文翻譯:
- unite all efforts for a common purpos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同心并力”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團結一致 共同努力
“同心并力”的單字解釋
【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并】:[bìng]1.合在一起:歸并。合并。把三個組并成兩個。2.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平排著:并蒂蓮。我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時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時進行:兩說并存。相提并論。4.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略帶反駁的意味:你以為他糊涂,其實他并不糊涂。所謂團結并非一團和氣。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擁護領導的決定。6.用法跟“連”相同(常跟“而”、“亦”呼應):并此而不知。并此淺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別稱。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同心并力”的反義詞
“同心并力”的近義詞
“同心并力”的相關成語
同心并力
齊心并力
白藋同心
畢力同心
二人同心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合膽同心
戮力同心
矢力同心
上下同心
同德同心
同心畢力
同心斷金
同心敵愾
同心共膽
同心共濟
同心合德
同心合膽
同心合力
同心合意
“同心并力”的關聯成語
同字的成語
心字的成語
并字的成語
力字的成語
同開頭的成語
心開頭的成語
并開頭的成語
力開頭的成語
tong的成語
xin的成語
bing的成語
li的成語
txbl的成語
同心什么什么的成語
同什么并什么的成語
同什么什么力的成語
什么心并什么的成語
什么心什么力的成語
什么什么并力的成語
“同心并力”造句
璋馳入成都城守,東州人畏威,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於江州。
上請五方五帝斬鬼大將軍官十萬人降下,主為某家同心并力,收攝村中巷陌家中宅內行客魎魎之鬼,伏。
璋馳入成都城守,東州人畏威,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于江州。
璋馳入成都城守,東州人畏,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於江州。
只要大伙兒同心協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也作“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心并力”。
如今我國兵強馬壯府庫充盈,沒有了東吳這個盟友同樣可以振興漢室,只要我等朝臣同心并力,我大漢興盛可期。
* 同心并力的意思 同心并力的成語解釋 同心并力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