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顧曲的意思 周郎顧曲的讀音和出處
- 周
- 郎
- 顧
- 曲
- 成語名稱:
- 周郎顧曲
- 成語拼音:
- [zhōu láng gù qǔ]
- 成語解釋:
- 原指周瑜業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 成語例句:
- 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清 俞樾《余蓮村勸善雜劇序》)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懂音樂的人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周郎顧麯
- 英文翻譯:
- Zhou langguqu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周郎顧曲”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三國志的成語 三國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音樂 泛指 戲曲
“周郎顧曲”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員外郎。2.對某種人的稱呼:貨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稱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舊時稱別人的兒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見〖屎殼郎〗。
【顧】:1.回頭看;泛指看。例:回顧。舉目四顧。2.拜訪:三顧茅廬。3.照管;注意:奮不顧身。顧大局。4.商店或服務行業稱前來購買貨物或要求服務:惠顧。顧客。5.文言副詞。反而:足反居上,首顧居下。6.文言連詞。但是;只是:雖年高,顧精神不減。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周郎顧曲”的相關成語
“周郎顧曲”的關聯成語
周字的成語
郎字的成語
顧字的成語
曲字的成語
周開頭的成語
郎開頭的成語
顧開頭的成語
曲開頭的成語
zhou的成語
lang的成語
gu的成語
qu的成語
zlgq的成語
周郎什么什么的成語
周什么顧什么的成語
周什么什么曲的成語
什么郎顧什么的成語
什么郎什么曲的成語
什么什么顧曲的成語
* 周郎顧曲的意思 周郎顧曲的成語解釋 周郎顧曲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