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的意思 夏蟲語冰的讀音和出處
- 夏
- 蟲
- 語
- 冰
- 成語名稱:
- 夏蟲語冰
- 成語拼音:
- [xià chóng yǔ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 成語例句:
- 清 王韜《六合將混為一》:“別有一天,夏蟲語冰,莫知其候也。”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夏蟲語冰
- 英文翻譯:
- speak of ice to insects that live only one summ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夏蟲語冰”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冰的成語 莊子的成語 X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見識 短淺
“夏蟲語冰”的單字解釋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蟲】:比喻具有某種特點的人(多含輕蔑意):書蟲。網蟲。可憐蟲。應聲蟲。糊涂蟲。
【語】:[yǔ]1.話:語言。語音。漢語。外語。成語。千言萬語。2.說:細語。低語。不言不語。默默不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旗語。燈語。5.姓。[yù]告訴:不以語人。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結成的固體:湖里結冰了。2.因接觸涼的東西而感到寒冷:剛到中秋,河水已經有些冰腿了。3.把東西和冰或涼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涼: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東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夏蟲語冰”的近義詞
“夏蟲語冰”的相關成語
“夏蟲語冰”的關聯成語
夏字的成語
蟲字的成語
語字的成語
冰字的成語
夏開頭的成語
蟲開頭的成語
語開頭的成語
冰開頭的成語
xia的成語
chong的成語
yu的成語
bing的成語
xcyb的成語
夏蟲什么什么的成語
夏什么語什么的成語
夏什么什么冰的成語
什么蟲語什么的成語
什么蟲什么冰的成語
什么什么語冰的成語
“夏蟲語冰”造句
微微瞥著旁邊東城美綾一副夏蟲語冰的模樣,方明秀真是羞愧的難以自處,耳根都紅透了,輕聲嚷嚷道:“什么嘛!不要那樣的表情好不好!我是初學者誒!初學者!”。
不與朝菌言晦,不可與夏蟲語冰。
使其論現代戰爭,則如夏蟲語冰,不知何物也。
雖然說我跟你這樣的老光棍談女人是夏蟲語冰,但還是得說說。
學生們所想到的名字有“文化的沉思”、“時空的隧道”、“文化與發展”等,也有“夏蟲語冰”這樣比較深奧的名字。
只可惜批評者本人亦無思想,以無思想而批評無思想,極類夏蟲語冰,太監說性,無怪乎引得噓聲一片,風景是有了,只落得個一景不如一景。
類似清新縣教育局的官員熱心招待帶來麻煩的事,在一些人看來無非是因為沒看準對象,出現了與夏蟲語冰的錯誤罷了。
* 夏蟲語冰的意思 夏蟲語冰的成語解釋 夏蟲語冰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