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意思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讀音和出處
- 多
- 一
- 事
- 不
- 如
- 少
- 一
- 事
- 成語名稱: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成語拼音:
-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二回:“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
- 成語例句:
-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采取‘得過且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敷衍了事的態度。”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分句;指不想管事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英文翻譯:
- One more thing is better than one les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一的成語 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消極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不管 閑事 事情 越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單字解釋
【多】:1.數量大(跟“少、寡”相對):多年。多種多樣。多才多藝。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應有的數目;比原來的數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對):這句話多了一個字。你的錢給多了,還你吧。3.過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數量詞后)表示有零頭:五十多歲。兩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強多了。這樣擺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嘆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這問題多不簡單哪!8.指某種程度: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總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事】: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少】:[shǎo]1.數量小(跟“多”相對):少量。少見多怪。2.不夠原有或應有的數目;缺少(跟“多”相對):賬算錯了,少一塊錢。全體同學都來了,一個沒少。3.丟;遺失:屋里少了東西。4.虧欠:少人家的錢都還清了。5.暫時;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紀輕(跟“老”相對):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爺:惡少。闊少。3.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事】: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近義詞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相關成語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一事不知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經一事,長一智
一事無成
敗事有余,成事不足
成事不說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成事不足,壞事有余
大事不糊涂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機事不密
敬事不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人事不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關聯成語
多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事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如字的成語
少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事字的成語
多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事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如開頭的成語
少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事開頭的成語
duo的成語
yi的成語
shi的成語
bu的成語
ru的成語
shao的成語
yi的成語
shi的成語
dysbrsys的成語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造句
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那就無可救藥了。
俗話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俗話又說: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祝你好事壞事閑事雜事大事小事有事沒事事事開心。
危機公關的原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高調應對,需要對公司同事、體制和文化有高度自信,同時需要勇氣和決斷。王石
有些人得過且過,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
袁熙雖然不畏懼這個什么高氏三公子,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本想聽從唐胖子話,走回頭路,可突然發現胸前的冰魄竟然微微一動。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非皆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這件事總算全始全終。
一清劍派的長老果斷搖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靈族有這么多高手在此,要是與他們起了沖突恐怕兇多吉少。
再加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混鐵飯碗原則,他們寧可這個小賣部天天賠錢,也不愿因交給外人經營,在他們看來私人做生意的好人還不多,壞人很不少。
有的鄰居勸他莫管閑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裝作沒看見算了……”項婆婆滿臉鮮血,如果沒有人管,失血過多,后果不堪設想。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意思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成語解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