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的意思 孔孟之道的讀音和出處
- 孔
- 孟
- 之
- 道
- 成語名稱:
- 孔孟之道
- 成語拼音:
- [kǒng mèng zhī dào]
- 成語解釋:
-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松聞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明公耶?”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儒家思想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孔孟之道
- 英文翻譯:
-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孔孟之道”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三國演義的成語 大的成語 三國成語
- 成語關注:
- 學說
“孔孟之道”的單字解釋
【孔】:1.洞;窟窿:九孔橋。鼻孔。2.通達:孔道。3.文言副詞。很:孔急。4.量詞。用于窯洞:一孔土窯。
【孟】:1.指農歷一季的第一個月。2.舊時在兄弟姐妹排行的次序里代表最大的。3.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孔孟之道”的相關成語
“孔孟之道”的關聯成語
孔字的成語
孟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道字的成語
孔開頭的成語
孟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道開頭的成語
kong的成語
me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dao的成語
kmzd的成語
孔孟什么什么的成語
孔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孔什么什么道的成語
什么孟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孟什么道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道的成語
“孔孟之道”造句
孔孟之道遍及世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唐詩宋詞博大精深,戲曲書法流芳百年,國際母語日,講好中國話,將中國文華發揚光大,愛我大中華,愿祖國昌盛!
孔孟之道沒有給我們任何好東西,我們應該向西方學習:要麼與狼共舞,否則成為別人的餐食。
畢竟是片沒有孔孟之道的綠洲。
受康德、柏拉圖等歐洲唯心主義思想甚至中國孔孟之道的影響,梭羅開始了他探求人生真諦的旅程。
一味照搬孔孟之道和宋襄之仁是不正確的,甚至是荒謬的.
就是說實行教化,需要用孔孟之道,但是說統治方法,就必須用申不害、韓非的學說。
所講以圣諭要言為主,而以孔孟之道、程朱之學旁通曲暢,務求有當于人心。
而且,“孔孟之道”的另一人、亞圣孟子也曾鬧過離婚。
黃河流域誕生了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仁者愛人”,“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等思想,被人們一代代傳承著。
東門慶幼承庭訓,深受孔孟之道的影響,素來以“獨樂樂不如與眾人樂”。
* 孔孟之道的意思 孔孟之道的成語解釋 孔孟之道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