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章摘句的意思 尋章摘句的讀音和出處
- 尋
- 章
- 摘
- 句
- 成語名稱:
- 尋章摘句
- 成語拼音:
- [xún zhāng zhāi jù]
- 成語解釋:
- 讀書時只注意摘錄一些漂亮詞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寫作時摘引、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尋:尋找;章:篇章;摘:摘抄。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吳主傳》:“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 成語例句:
-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唐 李賀《南園》詩)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摘,不能讀作“zāi”。
- 繁體字形:
- 尋章摘句
- 英文翻譯:
- select passages and choose phrases
- 成語故事:
- 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尋章摘句”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三國志的成語 讀書的成語 三國成語
- 成語關注:
- 讀書 注意 摘錄 漂亮 詞句 深入 寫作 堆砌 現成 缺乏 創造性 尋找 篇章 摘抄
“尋章摘句”的單字解釋
【尋】:1.古代長度單位,八尺叫一尋。2.姓。3.找1:尋求。尋覓。尋人。搜尋。
【章】: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
【摘】:1.取(植物的花、果、葉或戴著、掛著的東西):摘梨。摘一朵花。摘帽子。把燈泡摘下來。2.選取:摘要。摘錄。從全文中摘了一段。3.摘借:摘了幾個錢救急。
【句】:[jù]1.句子:語句。詞句。造句。2.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寫了兩句詩。[gōu]高句麗(Gāogōulí),古族名,古國名。也作高句驪。又人名用字,春秋時越國國王勾踐也作句踐。
“尋章摘句”的反義詞
精挑細選
“尋章摘句”的近義詞
“尋章摘句”的相關成語
“尋章摘句”的關聯成語
尋字的成語
章字的成語
摘字的成語
句字的成語
尋開頭的成語
章開頭的成語
摘開頭的成語
句開頭的成語
xun的成語
zhang的成語
zhai的成語
ju的成語
xzzj的成語
尋章什么什么的成語
尋什么摘什么的成語
尋什么什么句的成語
什么章摘什么的成語
什么章什么句的成語
什么什么摘句的成語
“尋章摘句”造句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讀書時不能一味尋章摘句。
看得出來,村長的講話稿是他自己寫的,一點兒沒有尋章摘句的痕跡。
他真是個怪人,讀書時專愛尋章摘句。
寫作文章時要別出新裁,只是尋章摘句,東拼西湊,是無法動人心弦的。
讀書如果只是尋章摘句,而不能深入體書中精意,那是無法得其神髓的。
這篇文章詞意清新,文句流暢,與一般尋章摘句之作,迥然不同。
要多讀好書,要尋章摘句,要靜心思考,要勤記感悟。
咬文嚼字,雖然他相信開卷有益,但讀起書來卻只會尋章摘句,從不求甚解。
尋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譯批評。
* 尋章摘句的意思 尋章摘句的成語解釋 尋章摘句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