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臨下的意思 居高臨下的讀音和出處
- 居
- 高
- 臨
- 下
- 成語名稱:
- 居高臨下
- 成語拼音:
- [jū gāo lín xià]
- 成語解釋:
- 居:處在;臨:面對。處于高處;俯視下方。形容處于有利的地勢、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財安王》:“繳山立柵,分為數處,居高臨下,隔水為營。”
- 成語例句:
- 敵居高臨下,我戰地不利。(清 畢沅《續資治通鑒 宋紀高宗紹興十一年》)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連動式;作謂語、狀語;形容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居,不能讀作“jù”。
- 繁體字形:
- 居高臨下
- 英文翻譯:
- look down from a heigh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居高臨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小學生成語 中考常考易錯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處在 面對 處于 俯視 下方 形容 有利 地勢 地位 比喻 高高在上
“居高臨下”的單字解釋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遷居。民居。故居。3.在(某種位置):居左。居首。4.當;任:居功。以專家自居。5.積蓄;存:居積。奇貨可居。6.停留;固定:變動不居。歲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稱(多為飯館):同和居。沙鍋居。8.姓。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臨】:1.靠近;對著:臨街。臨河。背山臨水。居高臨下。如臨大敵。2.來到;到達:光臨。蒞臨。身臨其境。雙喜臨門。3.臨近;臨到(某一行為發生的時間),含有將要、快要的意思:臨睡。臨畢業。這是我臨離開北京的時候買的。4.照著字畫模仿:臨摹。臨帖。臨畫。臨得挺像。5.姓。
【下】:1.方位詞。位置在低處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級低的:下等。下級。下策。下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為例。4.向下面:下達。下行。5.方位詞。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名下。部下。在黨的領導下。在這種情況下。6.表示當某個時間或時節:時下。節下。年下。7.用在數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處到低處:下山。下樓。順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發布;投遞:下命令。下通知。下戰書。12.去;到(處所):下鄉。下車間。下館子。13.退場:八一隊的五號下,三號上。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右邊的旁門下。14.放入:下種。下面條。下本錢。下網撈魚。15.進行(棋類游藝或比賽):下圍棋。咱們下兩盤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裝。把敵人的槍下了。把窗戶下下來。17.做出(言論、判斷等):下結論。下批語。下定義。18.低于;少于:參加大會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兩、幾”后面,表示本領、技能:他真有兩下。就這么幾下,你還要逞能?‖也說下子。20.表示由高處到低處:坐下。躺下。傳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間,能容納:坐得下。這個劇場能容下上千人。這間屋子太小,睡不下六個人。22.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果:打下基礎。定下計策。準備下材料。
“居高臨下”的反義詞
“居高臨下”的近義詞
“居高臨下”的相關成語
“居高臨下”的關聯成語
居字的成語
高字的成語
臨字的成語
下字的成語
居開頭的成語
高開頭的成語
臨開頭的成語
下開頭的成語
ju的成語
gao的成語
lin的成語
xia的成語
jglx的成語
居高什么什么的成語
居什么臨什么的成語
居什么什么下的成語
什么高臨什么的成語
什么高什么下的成語
什么什么臨下的成語
“居高臨下”造句
一個人如果老是居高臨下地俯視世界,只是從皇帝的寶座人象牙塔的高處或從權力的頂峰俯視世界,那他只能看到阿諛奉承之徒的笑容和他們的危險的馴服。茨威格
你別總是居高臨下地教訓人。
新上任的廠長不但沒有居高臨下的派頭,而且使人感覺非常親切。
我軍居高臨下,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他那種居高臨下的模樣,叫人很不舒服。
我站在萬壽山上居高臨下,頤和園的景物盡收眼底。
站在山頂,我們居高臨下,俯視全城。
他處于居高臨下的地勢。
魚終于有家了,貓也可以"居高臨下"了。
居高臨下的感覺還真的不錯。
* 居高臨下的意思 居高臨下的成語解釋 居高臨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