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權通變的意思 應權通變的讀音和出處
- 應
- 權
- 通
- 變
- 成語名稱:
- 應權通變
- 成語拼音:
- [yīng quán tōng biàn]
- 成語解釋:
- 謂順應機宜,采取變通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晉·習鑿齒《漢晉春秋》:“昔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 成語例句: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3回:“若應權通變,以寧靜圣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應権通變
- 英文翻譯:
- Responding to changes in pow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應權通變”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順應 機宜 采取 措施
“應權通變”的單字解釋
【應】:[yìng]1.回答或隨聲相和:應答。呼應。應對(答對)。應和(hè)。答應。喊他不應。應承。反應(a.化學上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生的活動和變化;c.回響,反響)。2.接受,允許,答應要求:應邀。應聘。應考。3.順合,適合:順應。適應。應機。應景。應時。應用文。4.對待:應付。應變。應酬。[yīng]1.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fèn)。應有盡有。2.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3.姓。
【權】:1.秤錘。2.權衡:權其輕重。3.權力:當權。有職有權。掌握大權。生殺予奪之權。4.權利:人權。公民權。選舉權。發言權。5.有利的形勢:主動權。制空權。6.權變;權宜:權詐。權謀。通權達變。7.權且;姑且:權充。死馬權當活馬醫。8.又同“顴”。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變】:1.和原來不同;變化;改變:情況變了。變了樣兒。2.改變(性質、狀態);變成:沙漠變良田。后進變先進。3.使改變:變廢為寶。變農業國為工業國。4.能變化的;已變化的:變數。變態。5.變賣:變產。6.變通:通權達變。7.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事變。變亂。8.指變文:目連變。9.姓。
“應權通變”的近義詞
“應權通變”的相關成語
“應權通變”的關聯成語
應字的成語
權字的成語
通字的成語
變字的成語
應開頭的成語
權開頭的成語
通開頭的成語
變開頭的成語
ying的成語
quan的成語
tong的成語
bian的成語
yqtb的成語
應權什么什么的成語
應什么通什么的成語
應什么什么變的成語
什么權通什么的成語
什么權什么變的成語
什么什么通變的成語
“應權通變”造句
若應權通變,以寧靜圣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
若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若應權通變,以寧靖圣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后悔。
若應權通變,以寧靜圣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
不過諸葛亮是從反魏大局出發,并不拘泥于這種表面文章,這倒是他應權通變,深思遠益之處。
* 應權通變的意思 應權通變的成語解釋 應權通變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