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必由之地的意思 必由之地的讀音和出處

    • yóu
    • zhī
    成語名稱:
    必由之地
    成語拼音:
    [bì yóu zhī dì]
    成語解釋:
    必:一定;由:經過。必定要經過的道路、地方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1回:“此人聞得青州有三千銀子上京,兗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成語例句: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主語、賓語;用于地理等
    結構類型:
    偏正式成語
    形成年代:
    近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必由之地
    英文翻譯:
    A land of necessity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必由之地”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一定 經過 必定要 道路 地方

    成語必由之地

    “必由之地”的單字解釋

    】: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點鐘必到。不戰則已,戰則必勝。2.必須;一定要:事必躬親。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必有一定的條件。3.姓。
    】: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從: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3.順隨,聽從,歸屬:由不得。信馬由韁。4.經過,經歷:必由之路。由來已久。5.憑借:由此可知。6.古同“”,尚且,還。7.古同“”,猶如,好像。8.姓。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必由之地”的近義詞

    “必由之地”的相關成語

    “必由之地”的關聯成語

    “必由之地”造句

    因為這是百靈天里每個寒門子弟,追求強者之路的必由之地,有歌“秋華出天路,何時是歸途。

    地處鎮江市區西部的西津古渡,是元代渡過天塹揚子江的“往來使客必由之地”,即鎮江至揚州的重要渡口。

    印造之權既專,印造之數日益;且總所所給止行于本路,而荊南水陸要沖,商賈必由之地,流通不便。

    在中國的上海,有一座時尚、聞名遐邇的“國際社交場”———上海新天地,這里不但是社會名流的聚集地,更是國外游客流連忘返的必由之地

    不僅僅對于北京人確實很多外地人來北京動批也成為了一個必由之地,最后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行業甚至是一種情愫。

    建國伊始,東北邊境頗有異國風味的邊陲小鎮滿洲里是我國與外部聯系的主要口岸,亦是我國到蘇聯及東歐各國出入境的必由之地,故外交部在此專設常駐機構。

    * 必由之地的意思 必由之地的成語解釋 必由之地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