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竇初開的意思 情竇初開的讀音和出處
- 情
- 竇
- 初
- 開
- 成語名稱:
- 情竇初開
- 成語拼音:
- [qíng dòu chū kāi]
- 成語解釋:
- 指剛剛懂得愛情(多指少女)。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蜃中樓 耳卜》:“我和你自情竇初開之際,就等到如今了。”
- 成語例句:
- 施蟄存《塔的靈應》:“實際上卻是舍不下那情竇初開的小戀人。”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少男少女剛懂得愛情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情竇初開
- 英文翻譯:
- first awakening interest in the opposite sex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情竇初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愛情的成語 Q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懂得 愛情 少女
“情竇初開”的單字解釋
【情】:1.感情:熱情。有情。無情。溫情。2.情面:人情。講情。托情。求情。3.愛情:情書。情話。談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發情期。5.情形;情況:病情。軍情。實情。災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請。
【竇】:1.孔;洞:狗竇。2.人體某些器官或組織的內部凹入的部分:鼻旁竇。3.姓。
【初】: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
【開】:1.使關閉著的東西不再關閉;打開:開門。開鎖。開箱子。不開口。2.打通;開辟:開路。開礦。墻上開了個窗口。開了三千畝水田。3.(合攏或連接的東西)展開;分離:桃樹開花了。扣兒開了。兩塊木板沒粘好,又開了。4.(河流)解凍:河開了。5.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開戒。開禁。開齋。開釋。6.發動或操縱(槍、炮、車、船、飛機、機器等):開槍。開汽車。開拖拉機。火車開了。7.(隊伍)開拔:昨天開來兩團人,今天又開走了。8.開辦:開工廠。開醫院。9.開始:開工。開學。開演。10.姓。11.開金中含純金量的計算單位(二十四開為純金):這條金項鏈是十八開的。[英karat]12.開爾文的簡稱。1開是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13.趨向動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a)表示分開或離開:拉開。躲開。把門推開。窗戶關得緊,打不開。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開。這張大床,三個孩子也睡開了。c)表示擴大或擴展:喜訊傳開了。d)表示開始并繼續下去:下了兩天雨,天就冷開了。天還沒亮,大家就干開了。
“情竇初開”的近義詞
少女懷春
情竇漸開
“情竇初開”的相關成語
“情竇初開”的關聯成語
情字的成語
竇字的成語
初字的成語
開字的成語
情開頭的成語
竇開頭的成語
初開頭的成語
開開頭的成語
qing的成語
dou的成語
chu的成語
kai的成語
qdck的成語
情竇什么什么的成語
情什么初什么的成語
情什么什么開的成語
什么竇初什么的成語
什么竇什么開的成語
什么什么初開的成語
“情竇初開”造句
五月,情竇初開。詭異的春風,悄然漫過初夏的河堤。聽說石榴花開過,而我依然還在春的背后,匆忙整理著歲月過往的思緒。踏上五月的沙灘,是誰,在云天之外呼喚著我?用夏潮濕的聲音。春,初容已改。
粉紅色的梅花如情竇初開的少女的面頰,帶著十二分的羞澀,如描似畫,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賞心悅目,遐思無限,流連忘返。
情竇初開的女孩子往往喜歡把心事在日記中傾訴。
網上色狼多,專騙美少女,你情竇初開,他陰險耍帥,時刻要提醒:白馬唐僧就一個,其他類似全妖魔,古時妖怪來上網,危害人間似從前。
兒時情竇初開的小小伙伴,你在玩我在看年輕時錚錚誓言的患難夫妻,你織布我種田暮年執子之手的四世同堂,你白發我捶背。
情竇初開時,會幻想公主與王子的相遇,像童話般美好。初懂情為何物時,會想象浪漫的畫面,像劇情般浪漫。經歷過感情后,或許會受傷,或許會煩惱,但仍希望與你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直至相伴,我會好好愛自己,然后用我的愛溫暖你,溫暖我們的幸福時光。
只有久經情場的女孩才能裝出情竇初開的那種吻.
當時的這一批人,正值青春發育之際,情竇初開,性沖動萌然而生。
情竇初開到合心合意,浪漫月圓到執手不離,激情澎湃到溫婉氣息,偶有爭論到無言默契,我們的愛和生活一樣越來越沉積飄香。120要愛你,我愛你是最大的收獲。
想當年這部影片曾經使多少青少年怦然心動、情竇初開啊。
* 情竇初開的意思 情竇初開的成語解釋 情竇初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