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霜冒露的意思 披霜冒露的讀音和出處
- 披
- 霜
- 冒
- 露
- 成語名稱:
- 披霜冒露
- 成語拼音:
- [pī shuāng mào lù]
- 成語解釋:
- 冒:沖。身披寒霜,頭頂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趕路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6回:“說不盡那水宿風餐,披霜冒露。”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趕路等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披霜冐露
- 英文翻譯:
- Frost and dew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披霜冒露”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P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身披 寒霜 頭頂 形容 星夜 兼程 趕路
“披霜冒露”的單字解釋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霜】:1.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細微顆粒。2.白色如霜的粉末:柿霜。3.比喻白色:霜鬢。
【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煙。冒火苗子。2.頂著;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冒雨。冒險。3.魯莽;輕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頓〕(?—前174)秦漢時匈奴族首領。公元前209年殺父自立為單于。先后打敗了東胡、月支、丁零、樓煩、白羊,并進占秦的河套地區,把勢力發展到長城以南。他加強內部組織,建立軍政制度,發展草原經濟,勢力十分強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晉陽(今山西太原)。次年漢高祖率軍迎戰,被圍七天七夜。以后漢對其采取和親政策,但仍常南侵。頓(dú)。
【露】:[lù]1.俗稱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2.沒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葉或果子蒸餾成的飲料:荷葉露。果子露。4.中成藥劑型之一。將藥劑與水,用蒸餾法制得的澄明液體藥品。一般供內服:金銀花露。5.顯現出來:揭露。臉上露出了笑容。[lòu]義同“露(lù)”。用于口語。
“披霜冒露”的近義詞
“披霜冒露”的相關成語
“披霜冒露”的關聯成語
披字的成語
霜字的成語
冒字的成語
露字的成語
披開頭的成語
霜開頭的成語
冒開頭的成語
露開頭的成語
pi的成語
shuang的成語
mao的成語
lu的成語
psml的成語
披霜什么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冒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什么露的成語
什么霜冒什么的成語
什么霜什么露的成語
什么什么冒露的成語
* 披霜冒露的意思 披霜冒露的成語解釋 披霜冒露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