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之過蹙的意思 操之過蹙的讀音和出處
- 操
- 之
- 過
- 蹙
- 成語名稱:
- 操之過蹙
- 成語拼音:
- [cāo zhī guò cù]
- 成語解釋:
- 猶言操之過急。指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 成語出處:
- 語出《公羊傳 莊公三十年》:“捍齊人伐山戎呴,此齊侯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子司馬子曰:‘蓋以操之為已蹙矣!’”
- 成語例句:
- 若中路封關,操之過蹙,而東西各路得以偷販出洋,則正稅徒虧,而漏卮依然莫塞。★清·林則徐《復奏曾望顏條陳封關禁海事宜折》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于勸誡別人不要魯莽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撡之過蹙
- 英文翻譯:
- act with undue hast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操之過蹙”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猶言 操之過急 處理 事情 解決 問題 急躁
“操之過蹙”的單字解釋
【操】:1.抓在手里;拿:操刀。2.掌握;控制:操縱。穩操勝券。操生殺大權。3.做(事);從事:操作。操勞。重操舊業。4.用某種語言、方言說話:操英語。操吳語。5.操練:操演。出操。6.由一系列動作編排起來的體育活動:體操。早操。工間操。健美操。做幾節操。7.品行;行為:操守。操行。8.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過】:[guò]1.從一個地點或時間移到另一個地點或時間;經過某個空間或時間:過來。過去。過河。過橋。過年。過節。日子越來越好過了。2.從甲方轉移到乙方:過戶。過賬。3.使經過(某種處理):過羅。過篩子。過濾。過淋。過磅。過秤。過油肉。過過數兒。4.用眼看或用腦子回憶:過目。把昨天的事在腦子里過了一遍。5.超過(某個范圍和限度):過分。過期。過猶不及。樹長得過了房。6.分子結構中有過氧基(—O—O—)結構的:過硫酸根(SO5-)。過氧化氫(H2O2)。7.探望;拜訪:過訪。8.去世:老太太過了好幾天了。9.過失(跟“功”相對):過錯。記過。勇于改過。10.傳染:這個病過人。11.用在動詞后,表示經過:走過廣場。把他送過了橋。12.用在動詞后,表示掉轉方向:翻過一頁。他回過頭看了看。13.用在動詞后,表示超過或勝過:我比不過你。一匹馬比得過兩頭驢。[guo]1.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吃過飯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經開過了。2.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他去年來過北京。我們吃過虧,上過當,有了經驗了。[guō]姓。
【蹙】:1.急迫;緊迫:窮蹙。2.皺;收縮:蹙著眉頭。
“操之過蹙”的近義詞
“操之過蹙”的相關成語
“操之過蹙”的關聯成語
操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過字的成語
蹙字的成語
操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過開頭的成語
蹙開頭的成語
cao的成語
zhi的成語
guo的成語
cu的成語
czgc的成語
操之什么什么的成語
操什么過什么的成語
操什么什么蹙的成語
什么之過什么的成語
什么之什么蹙的成語
什么什么過蹙的成語
* 操之過蹙的意思 操之過蹙的成語解釋 操之過蹙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