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攤子的意思 散攤子的讀音和出處
- 散
- 攤
- 子
- 成語名稱:
- 散攤子
- 成語拼音:
- [sàn tān zǐ]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散攤子
- 英文翻譯:
- Scattered stall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散攤子”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三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散攤子”的單字解釋
【散】:[sàn]1.由聚集而分離:解散。散會。煙消云散。2.分發;分給:散傳單。3.排遣;排除:散心。散悶。[sǎn]1.無約束;不密集;松開: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緊,別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裝。散坐兒。3.中成藥劑型之一。由一種或數種藥材粉碎成細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藥粉,按醫療用途分內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黃散。避瘟散。
【攤】:1.擺開;鋪平:攤牌。攤場。把涼席攤在床上。許多事情一攤到桌面上來,是非立時分明。2.設在路旁、廣場上的售貨處:地攤兒。水果攤兒。3.用于攤開的糊狀物:一攤血。一攤稀泥。4.烹調方法,把糊狀的食物原料倒在鍋中攤開成為薄片:攤雞蛋。攤煎餅。5.分擔:分攤。攤派。一人平均攤五元錢。6.碰到;落到(多指不如意的事情):事情雖小,攤在他身上就受不了。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散攤子”的相關成語
“散攤子”的關聯成語
“散攤子”造句
等你孫子的找不到我們,必然散攤子,我們就等在你回家的路上,看看到底誰堵誰!這個主意是李棟梁想出來的,也只有他能想出這個鬼點子。
張欣盛就是想把這些散攤子全部收攏起來,以游戲會所的形式來合法化娛樂化,這樣既有利于推廣,也能大幅提高利潤,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規避來自官面上的風險。
以前無論養啥,最后散攤子的結果依然歷歷在目,看來大家湊在一起還真沒那個發家的命。
不能再掛了,要不然咱就記在賬上,今就不打咧,散攤子。
痛斥了他倆幾句,二小跟夏日也站了起來,美妖妖老板卻沒有動地方,說大家別散攤子啊?二小還差我三百塊錢沒給呢?二小撲哧一聲笑了,說你問唐軍,是他先不玩的。
趙昆這一晚上玩兒的很爽,天亮的時候還了祝小飛五百兜里還剩下一千一,天一亮就散攤子,賭徒們各自回家休息了。
他要真是一身的賤骨頭,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話,那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三天不到就讓他散攤子滾蛋。
晚上十點左右的小吃一條街上,大多數的店鋪已經關門,外面擺散攤子的除了兩家烤肉和一家小混沌,其他的也都已經收攤回家去了。
* 散攤子的意思 散攤子的成語解釋 散攤子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