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震虎的意思 敲山震虎的讀音和出處
- 敲
- 山
- 震
- 虎
- 成語名稱:
- 敲山震虎
- 成語拼音:
- [qiāo shān zhèn hǔ]
- 成語解釋:
- 見“敲山振虎”。
- 成語出處:
-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54回:“今天一見馬成龍等三人在此吃飯,俱是外鄉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個人給唬住。”
- 成語例句: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二章:“他還當是敲山震虎,諷他無所事事呢?”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間接警告對方
- 結構類型:
- 連動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敲山震虎
- 英文翻譯:
- deliberate act as a warning to the opponen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敲山震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連動式成語 虎的成語 描寫山水的成語 山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敲山振虎
“敲山震虎”的單字解釋
【敲】:1.在物體上面打,使發出聲音:敲門。敲鑼打鼓。2.敲竹杠;敲詐:有的商人一聽顧客是外鄉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震】:1.震動:地震。震耳欲聾。威震四方。2.特指地震:震源。防震棚。又連著震了幾次。3.情緒過分激動:震驚。震怒。4.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見〖八卦〗。5.姓。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敲山震虎”的近義詞
敲山振虎
殺雞警猴
“敲山震虎”的相關成語
“敲山震虎”的關聯成語
敲字的成語
山字的成語
震字的成語
虎字的成語
敲開頭的成語
山開頭的成語
震開頭的成語
虎開頭的成語
qiao的成語
shan的成語
zhen的成語
hu的成語
qszh的成語
敲山什么什么的成語
敲什么震什么的成語
敲什么什么虎的成語
什么山震什么的成語
什么山什么虎的成語
什么什么震虎的成語
“敲山震虎”造句
嚴打”斗爭就是要嚴懲犯罪分子,并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使欲圖不軌者改弦更張。
我們利用敲山震虎的辦法使歹徒們露出了馬腳.
用高調上門的方式敲山震虎,要不然葉家魔核商店的三個老頭也不會跑到族長府去上班了。
他必須要趁此機會敲山震虎,而激怒他令他在戰斗中盡施手段無疑會讓那場戰斗起到的效果更好!他凌宏宇要告訴所有人,他的天賦、他的強悍不會給任何人比下去。
于是,敲山震虎之策便順理成章的實施,這才有了鄧艾偷偷摸摸劉山大張旗鼓的態勢,鄧艾是偷偷摸摸的實取迭部,而劉山則是大張旗鼓的震一震司馬懿這只老虎。
青年這一下敲山震虎果真駭住了周圍一眾起初對他虎視眈眈的赤膊莽客,保留氈笠扣在頭頂裹住了大半容貌,青年以兩指夾起桌上的水杯怔怔出神。
按照王半仙的意思,他要來一招敲山震虎,敲山?敲那一座山,當然是賊王這座山,震虎?震那一頭虎,當然是張八爪這頭虎。
萬玉海果然有過人之處,單單這敲山震虎的氣魄就不簡單啊。
待彼三戰三北馀,試我敲山震虎計.
陳沖何嘗不知道慈禧這是在敲山震虎,慈禧就是要讓陳沖知道,在她的面前,陳沖保護不了自己,更保護不了身邊的人。
* 敲山震虎的意思 敲山震虎的成語解釋 敲山震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