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武略的意思 文韜武略的讀音和出處
- 文
- 韜
- 武
- 略
- 成語名稱:
- 文韜武略
- 成語拼音:
- [wén tāo wǔ lüè]
- 成語解釋:
- 文有計謀;武有策略。指智勇雙全。韜、略:《六韜》、《三略》是古代的兵書;后來稱用兵的計謀策略叫韜略。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
- 成語例句:
- 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文韜武畧
- 英文翻譯:
- military expertis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文韜武略”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W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計謀 策略 智勇雙全 兵書 韜略
“文韜武略”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韜】:1.弓或劍的套子。2.隱藏:韜光養晦。3.用兵的計謀:韜略。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略】:1.簡單(跟“詳”相對):大~。粗~。~圖。~讀。這個提綱寫得太~了。2.簡單扼要的敘述:史~。事~。節~。要~。3.省去;簡化:從~。省~。中間的部分~去不說。4.略微:~知一二。~有所聞。他的成績比我~好一些。5.計劃;計謀:方~。策~。謀~。戰~。雄才大~。6.奪取(多指土地):侵~。攻城~地。
“文韜武略”的近義詞
“文韜武略”的相關成語
“文韜武略”的關聯成語
文字的成語
韜字的成語
武字的成語
略字的成語
文開頭的成語
韜開頭的成語
武開頭的成語
略開頭的成語
wen的成語
tao的成語
wu的成語
lue的成語
wtwl的成語
文韜什么什么的成語
文什么武什么的成語
文什么什么略的成語
什么韜武什么的成語
什么韜什么略的成語
什么什么武略的成語
“文韜武略”造句
當晚,董宣召見水丘岑,在書房里詳談,果然不錯,文韜武略都還說得過去。
駙馬爺文韜武略,力敵萬夫,末將心悅誠服……
在石刻畫的上方,有“文韜武略靖邊保國”八個藍色的大字,這是世人對趙充國一生最為精準的評價。
1043年,范仲淹這位文韜武略的詩詞大家,因為《十事疏》慶歷新政的失敗而辭職,回到南陽花洲書院(鄧州)。
一個青幫頭目的義子,一個文韜武略的青年,一個高瞻遠矚的時代的弄潮兒,大信不約,大道不器……
久聞他文韜武略,我只有遷就他,才能引他上鉤,果然順桿兒爬了!
一世精忠許國文韜武略貽厥孫謀耿千秋。
文德武功二坊,閎衍巨麗,記文韜武略,文章武備,文治武成;東西下馬御碑,佇立兩廂,命天潢貝勒,股肱將臣,候駕躬迎。
孫權文韜武略,膽識過人,不愧為一代豪杰。
“功在民族德被*彎,文韜武略青史留芳。
* 文韜武略的意思 文韜武略的成語解釋 文韜武略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