旰食宵衣的意思 旰食宵衣的讀音和出處
- 旰
- 食
- 宵
- 衣
- 成語名稱:
- 旰食宵衣
- 成語拼音:
- [gàn shí xiāo yī]
- 成語解釋:
- 天色很晚才吃飯,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形容勤于政事
- 成語出處:
- 南朝 陳 徐陵《陳文帝哀策文》:“勤民聽政,旰食宵衣。”
- 成語例句:
- 奮乾綱旰食宵衣,持國柄敬天慰廟。★明·陳汝元《金蓮記·射策》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勤于政事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旰食宵衣
- 英文翻譯:
- eat late and get up earl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旰食宵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人物品質的成語 勤奮的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天色 吃飯 不亮 穿衣 起來 形容 勤于 政事
“旰食宵衣”的單字解釋
【旰】:[gàn]晚,天色晚: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飯,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稱諛帝王勤勞政事)。[hàn]〔旰旰〕盛大的樣子,如“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宵】:1.夜:元宵。春宵。通宵達旦。2.姓。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旰食宵衣”的反義詞
“旰食宵衣”的近義詞
“旰食宵衣”的相關成語
“旰食宵衣”的關聯成語
旰字的成語
食字的成語
宵字的成語
衣字的成語
旰開頭的成語
食開頭的成語
宵開頭的成語
衣開頭的成語
gan的成語
shi的成語
xiao的成語
yi的成語
gsxy的成語
旰食什么什么的成語
旰什么宵什么的成語
旰什么什么衣的成語
什么食宵什么的成語
什么食什么衣的成語
什么什么宵衣的成語
“旰食宵衣”造句
朱由檢一生操勞,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繼日的批閱奏章,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天天生活在操勞、恐懼、痛苦、煩躁與焦慮之中。
他們旰食宵衣,兢兢業業,三折肱而為國手,將報紙辦得風生水起,有滋有味。
我皇考旰食宵衣,勤求民瘼,無日不下減賦寬征之令。
崇禎皇帝每天旰食宵衣,夜以繼日地批閱奏章,治理朝政,節儉自律,不近女色。
“昔我皇考,宅是廣居,旰食宵衣,左圖右書,園林游觀,以適幾余。
自登基以來,自己勖進勤免,旰食宵衣。
考察歷史,我們會發現,崇禎在位期間,的確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業業……
但考察歷史,我們同樣會發現,崇禎在位期間,的確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業業。
* 旰食宵衣的意思 旰食宵衣的成語解釋 旰食宵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