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夏雨的意思 春風夏雨的讀音和出處
- 春
- 風
- 夏
- 雨
- 成語名稱:
- 春風夏雨
- 成語拼音:
- [chūn fēng xià yǔ]
- 成語解釋:
- 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褒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有益的東西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萅風夏雨
- 英文翻譯:
- timely advice
- 成語故事:
- 春風夏雨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春風夏雨”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風的成語 雨的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春風和煦 滋潤 養育 萬物 比喻 教益
“春風夏雨”的單字解釋
【春】:1.春季:春景。溫暖如春。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懷春。春心。4.比喻生機:妙手回春。5.姓。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的的詩文)。2.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風潮。風靡一時。風馳電掣。3.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習俗:風氣。風習。風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風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4.消息,傳聞:風傳(chuán)(傳聞)。聞風而動。5.表現在外的景象、態度、舉止:風景。風度。風格(a.氣度,作風;b.文藝作品表現出的思想、藝術特色)。風骨(a.剛強的氣概;b.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風致。風采(a.人美好的禮儀舉止,亦作“豐采”;b.文采;c.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風騷(a.指舉止輕佻,如“賣弄風風”,一般指婦女;b.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的并稱)。6.指民歌、歌謠:國風(《詩經》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采風。7.中醫學指某些疾病:風癱。風濕。8.姓。[fěng]古同“諷”,諷刺。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雨】:[yǔ]水蒸氣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懸在空中時,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春風夏雨”的近義詞
“春風夏雨”的相關成語
春風夏雨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
行下春風望夏雨
隨車夏雨
夏雨雨人
筆底春風
春風報罷
春風得意
春風風人
春風和氣
春風化雨
春風滿面
春風一度
春風野火
春風雨露
春風沂水
口角春風
馬耳春風
滿臉春風
滿面春風
“春風夏雨”的關聯成語
春字的成語
風字的成語
夏字的成語
雨字的成語
春開頭的成語
風開頭的成語
夏開頭的成語
雨開頭的成語
chun的成語
feng的成語
xia的成語
yu的成語
cfxy的成語
春風什么什么的成語
春什么夏什么的成語
春什么什么雨的成語
什么風夏什么的成語
什么風什么雨的成語
什么什么夏雨的成語
“春風夏雨”造句
玫瑰情人節,春風夏雨,催醒百花。芬芳花語,醉人心扉。我的心語:言行一致我愛你。愿真愛像花兒一樣永遠鮮艷,愿你幸福的像花兒一樣!
曾經在春風夏雨里數度輝煌的生命,竟會如此輕松而平靜無悔地面向衰亡,笑傲死神!
這樣一個美女,腦瓜里裝的不是春風夏雨秋月冬霜,而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如圣輝一般普照整個太武村,如春風夏雨滋養人心。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地質人踏遍青山,在叩開一座又一座地下寶藏的同時,也寫下了對地質、對貴州高原、對時代的濃濃詩情。
這寂寞的塔就這樣孤獨地在春風夏雨中看遍廟嶺山千年的花開花落,不禁讓人感慨其千年的孤獨寂廖,也只有寂寞方是參透人生、悟道有得的大境界、大修為。
春風夏雨幾度回,秋葉冬雪厚情誼,簾外青松偷成長,樹輪深處印姑娘。
春風夏雨天空月,正照人間長楷模。
可以期許,這場改革的“春風夏雨”,必將為湖南的文化事業催生累累碩果。
春風夏雨,風光嫵媚,駐足遠眺,太陽湖碧波浩蕩數千里。
* 春風夏雨的意思 春風夏雨的成語解釋 春風夏雨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