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去朝來的意思 暮去朝來的讀音和出處
- 暮
- 去
- 朝
- 來
- 成語名稱:
- 暮去朝來
- 成語拼音:
- [mù qù cháo lái]
- 成語解釋:
- 黃昏過去,清晨又到來。謂歲月流逝。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 成語例句:
- 明·鄭若庸《玉玦記·祝壽》:“暮去朝來,真如覆塵難憑。”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狀語、分句;用于時間流逝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暮去朝來
- 英文翻譯:
- dawn comes after dusk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暮去朝來”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高中生成語 M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過去 到來 歲月 流逝
“暮去朝來”的單字解釋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時間)將盡;晚:暮春。暮年。天寒歲暮。3.姓。
【去】: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去路。去向。從成都去重慶。他去了三天,還沒回來。2.離開:去國。去世。去職。去留兩便。3.失去;失掉:大勢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這句話去幾個字就簡潔了。5.距離:兩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過去的(時間,多指過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辭,指人死:他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8.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去”,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來”。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時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聽報告去了。10.用在“大、多、遠”等形容詞后,表示“非常…”,“…極了”的意思(后面加“了”):這座樓可大了去了!。他到過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聲:平上去入。11.扮演(戲曲里的角色):在《斷橋》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動詞后,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繼續等:信步走去(=過去)。讓他說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來】: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暮去朝來”的近義詞
“暮去朝來”的相關成語
“暮去朝來”的關聯成語
暮字的成語
去字的成語
朝字的成語
來字的成語
暮開頭的成語
去開頭的成語
朝開頭的成語
來開頭的成語
mu的成語
qu的成語
chao的成語
lai的成語
mqcl的成語
暮去什么什么的成語
暮什么朝什么的成語
暮什么什么來的成語
什么去朝什么的成語
什么去什么來的成語
什么什么朝來的成語
“暮去朝來”造句
弟弟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暮去朝來幾寒暑,待我顏衰色褪門庭冷落之時,我也會和那些離開的姐姐們差不多吧。
暮去朝來人已遠,夢魂猶道長相見。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日出日落,暮去朝來,二天很快便是過去。
* 暮去朝來的意思 暮去朝來的成語解釋 暮去朝來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