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之臣的意思 有功之臣的讀音和出處
- 有
- 功
- 之
- 臣
- 成語名稱:
- 有功之臣
- 成語拼音:
- [yǒu gōng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指有功勞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庶百姓知陛下寬仁大度,納諫容流,而保護有功之臣。是一舉兩得之意,愿陛下準臣施行。”
- 成語例句:
-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你我都是有功之臣,什么好不好說呀?”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主語、賓語;指有功勞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有功之臣
- 英文翻譯:
- A meritorious minist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有功之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功勞
“有功之臣”的單字解釋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功】:1.功勞(跟“過”相對):立功。記一大功。2.成效和表現成效的事情(多指較大的):教育之功。功虧一簣。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個力使物體沿力的方向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臣】:1.君主時代的官吏,有時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對皇帝上書或說話時的自稱。3.姓。
“有功之臣”的相關成語
“有功之臣”的關聯成語
有字的成語
功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臣字的成語
有開頭的成語
功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臣開頭的成語
you的成語
go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chen的成語
ygzc的成語
有功什么什么的成語
有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有什么什么臣的成語
什么功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功什么臣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臣的成語
“有功之臣”造句
對有功之臣公開表示贊許是世界上最好的領導方法。
他認為自己是有功之臣,不是敗軍之將.
蕭愛卿,朕知道爾等為國盡心盡力,朕不會罰有功之臣的。
庶百姓知陛下寬仁大度,納諫容流,而保護有功之臣。
康熙即位后,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作為“有功之臣”分駐各地,論功受賞,史稱“三藩”。
有功之臣,降情文藝,家門子侄,各守一經,令海內翕然,高山仰止。
Grove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對外虧損后,仍認為巴列特在提升因特爾制造業技術中的是有功之臣,并且不斷投資建廠。
我的寫作體會是,除了必備的語文基礎知識外,大量的閱讀是寫作的“有功之臣”。
這使他甚至撈到了更多的油水,因為賞金一般是給予緝拿罪犯的有功之臣的.
不若赦之歸國,彼感大王不殺之恩,自然將此女進貢宮幃,以大王;庶百姓知陛下寬仁大度,納諫如流,而保護有功之臣,是一舉兩得之意,愿陛下準臣施行。
* 有功之臣的意思 有功之臣的成語解釋 有功之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