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之士的意思 有志之士的讀音和出處
- 有
- 志
- 之
- 士
- 成語名稱:
- 有志之士
- 成語拼音:
- [yǒu zhì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指有抱負有理想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惟其生于后世,學絕道喪,異端邪說充塞彌滿,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與世間凡庸恣情縱欲之人均其陷溺,此豈非以學術殺天下哉。”
- 成語例句:
- 此洪君是廣東有志之士,與弟莫逆交,都不用客氣。★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五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褒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指有抱負的人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有志之士
- 英文翻譯:
- a person of noble aspiration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有志之士”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抱負 理想
“有志之士”的單字解釋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
“有志之士”的近義詞
“有志之士”的相關成語
有志之士
人各有志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竟成
有志難酬
有志無時
有志者事竟成
不賓之士
白屋之士
飽學之士
方聞之士
方外之士
耿介之士
鶴鳴之士
江海之士
狷介之士
搢紳之士
縉紳之士
績學之士
枯槁之士
“有志之士”的關聯成語
有字的成語
志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士字的成語
有開頭的成語
志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士開頭的成語
you的成語
zhi的成語
zhi的成語
shi的成語
yzzs的成語
有志什么什么的成語
有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有什么什么士的成語
什么志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志什么士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士的成語
“有志之士”造句
小草的頑強精神激勵著我們中華民族,因此,有許多有志之士,情愿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著挫折與失敗的考驗,為振興中華而默默無聞的貢獻出青春與力量。
瓦釜雷鳴,讓有志之士不能暢所欲言。
現今人心渙散,紀律松弛,急須有志之士撥亂反正,進行全面整頓。
眼看國家因為權力斗爭而四方五裂,有志之士莫不憂心忡忡。
現今人心渙散,紀律鬆弛,急須有志之士撥亂反正,進行全面整頓。
國家將亡,政客們仍互相斗爭不休,有志之士如何能不憂心如焚?
舊中國,許多有志之士懷才不遇,解放后,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作用。
在日本人大舉進攻中國時,許多有志之士都抱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扛起槍上了前線。
公司為進一步擴大發展,現招賢納士,望有志之士加入我們的團隊,共謀發展。
男人是有志之士,頂天立地的漢子,披荊斬棘何所懼,沖向迷霾搏擊浪。盡展本色逞英豪,事業路上創輝煌。男人節:祝天下男子漢偉才大略展雄風。
* 有志之士的意思 有志之士的成語解釋 有志之士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