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權量力的意思 比權量力的讀音和出處
- 比
- 權
- 量
- 力
- 成語名稱:
- 比權量力
- 成語拼音:
- [bǐ quán liàng lì]
- 成語解釋:
- 比:比較;量:估量。比較衡量兩方面的權力和力量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過秦論上》:“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挈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成語例句:
- 設我中國至此時而不一變,安能埒于歐洲諸大國,而與之比權量力也哉!清·王韜《變法中》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權衡輕重得失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比権量力
- 英文翻譯:
- weigh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比權量力”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力量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估量 衡量 方面 權力 力量
“比權量力”的單字解釋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權】:1.秤錘。2.權衡:權其輕重。3.權力:當權。有職有權。掌握大權。生殺予奪之權。4.權利:人權。公民權。選舉權。發言權。5.有利的形勢:主動權。制空權。6.權變;權宜:權詐。權謀。通權達變。7.權且;姑且:權充。死馬權當活馬醫。8.又同“顴”。
【量】:[liàng]1.測量東西體積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膽量。力量。3.數量:降雨量。產量。4.估計;衡量:量力而行。5.哲學范疇。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輕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確定東西的多少、長短或其他性質:量地。量血壓。2.估計;衡量:打量。思量。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比權量力”的近義詞
“比權量力”的相關成語
“比權量力”的關聯成語
比字的成語
權字的成語
量字的成語
力字的成語
比開頭的成語
權開頭的成語
量開頭的成語
力開頭的成語
bi的成語
quan的成語
liang的成語
li的成語
bqll的成語
比權什么什么的成語
比什么量什么的成語
比什么什么力的成語
什么權量什么的成語
什么權什么力的成語
什么什么量力的成語
“比權量力”造句
與人爭名逐利,不如守拙歸園田的恬淡輕松;與人比權量力,不如度人自度的豁達明朗。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哈密王高高坐在丹墀之上,看著二人唇槍舌劍比權量力,卻一時跋前躓后左右為難起來。
比權量力,彼漲則此必縮,無可中立。
在*彎現今政壇,已很難找到能與辜振甫先生比權量力的人物。
比權量力,必要時,這一刀仍須有見血封喉的力度與速度,方能體現出刑罰對性侵女童應有的嚇阻與懲戒。
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誠使鄉曲之俠,予季次、原憲比權量力,效功于當世,不同日而論矣。
* 比權量力的意思 比權量力的成語解釋 比權量力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