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冒三尺的意思 火冒三尺的讀音和出處
- 火
- 冒
- 三
- 尺
- 成語名稱:
- 火冒三尺
- 成語拼音:
- [huǒ mào sān chǐ]
- 成語解釋:
- 見“火冒三丈”。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當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告時,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罵了一聲:‘該死!’”
- 成語例句:
- 卻說孫定邦在大雨里尋找史更新,找了多半宿也沒見個影子,急得他真是火冒三尺,手腳無措。★劉流《烈火金鋼》第七回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憤怒到極點
- 結構類型:
- 補充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火冐三尺
- 英文翻譯:
- fly into a rag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火冒三尺”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三的成語 補充式成語 火的成語 H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火冒三丈
“火冒三尺”的單字解釋
【火】:1.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別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2.緊急:火速。十萬火急。3.指槍炮彈藥等:火藥。火炮。4.發怒,怒氣:火暴。火性。5.中醫指發炎、紅腫、煩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紅色的:火紅。火腿。7.古代軍隊組織,一火十個人。8.姓。
【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煙。冒火苗子。2.頂著;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冒雨。冒險。3.魯莽;輕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頓〕(?—前174)秦漢時匈奴族首領。公元前209年殺父自立為單于。先后打敗了東胡、月支、丁零、樓煩、白羊,并進占秦的河套地區,把勢力發展到長城以南。他加強內部組織,建立軍政制度,發展草原經濟,勢力十分強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晉陽(今山西太原)。次年漢高祖率軍迎戰,被圍七天七夜。以后漢對其采取和親政策,但仍常南侵。頓(dú)。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尺】:[chǐ]1.市制長度單位。10寸為1尺,10尺為1丈。1尺約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長度和畫圖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東西:計算尺。[chě]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火冒三尺”的近義詞
“火冒三尺”的相關成語
“火冒三尺”的關聯成語
火字的成語
冒字的成語
三字的成語
尺字的成語
火開頭的成語
冒開頭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尺開頭的成語
huo的成語
mao的成語
san的成語
chi的成語
hmsc的成語
火冒什么什么的成語
火什么三什么的成語
火什么什么尺的成語
什么冒三什么的成語
什么冒什么尺的成語
什么什么三尺的成語
“火冒三尺”造句
洛落在門口火冒三尺,白嫩的小拳頭捏得發紅,憤憤道:“沒想到朱老師這么混蛋!”。
就在辛琪火冒三尺,準備不顧爺爺的阻攔沖出去時,耳邊卻忽然傳來一聲低語:“別急,小琪兒,好戲還在后頭呢。
柳燦一聽,火冒三尺啊,心想那個小子居然敢罵龍陽,喊道:“那個小子在那?”。
夏鴻火冒三尺,驚醒了床邊的女嬰。
付霖見李明被自己捉了還有閑情玩甜酸草,不禁火冒三尺,悻悻地說:“犯人,是不是沒鎖上你的手,你的手就癢癢啊?在那里蹲著玩什么鳥呀你!”。
步非云一看龍陽,頓時火冒三尺,嗖一下竄了出來,直指龍陽,怒道;“龍陽,你為了得到你手中寶器,居然殺害其他勢力之人,你真是個禽獸。
你知道,自從出了張新駿這個該死的漢奸,我心里真是很是窩火,一想起就火冒三尺!
白池修煉十二年,實力只是鍛體二段,本來就遭到多數長老的諷刺,而今日白天,白池被李震在街上羞辱的事情,不知怎么傳到長老耳中,所有長老無一不火冒三尺。
這伙歹人本就對葉青義正詞嚴斷然拒絕和在他們面前點煙的神態極為憤怒,現一聽司機小馮的詰問,便一個個火冒三尺,惱羞成怒。
* 火冒三尺的意思 火冒三尺的成語解釋 火冒三尺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