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兵的意思 父子兵的讀音和出處
- 父
- 子
- 兵
- 成語名稱:
- 父子兵
- 成語拼音:
- [fù zǐ bīng]
- 成語解釋:
- 指上下親如一家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吳起《吳子·治兵》:“與之安,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當,名曰父子之兵。”
- 成語例句: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常言道:‘廝殺無如父子兵。’”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口語等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父子兵
- 英文翻譯:
- Father and so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父子兵”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三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F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親如一家 軍隊
“父子兵”的單字解釋
【父】:[fù]1.父親:父子。老父。2.家族或親戚中的長輩男子:祖父。伯父。舅父。[fǔ]1.老年男子:田父。漁父。2.同“甫1”3.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父子兵”的相關成語
“父子兵”的關聯成語
“父子兵”造句
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民諺
父子兵團出席動漫展新書簽名會…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惜這團結的力量用在了歪處。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秦然知道范仕林他們A組是順時針開始,所以在己方所差的3個點標非常可能A組已經完全掌握。
上陣不離父子兵,賺錢不差夫妻檔。
有道是,打虎親兄弟,戰場父子兵!所以,我懇請叔父不要擔心我的傷勢,讓我隨軍出征吧。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王世積沒有兄弟,又看不起我們這些堂兄弟,所以他身邊其實無人。
上陣不離父子兵,張生茍和兒子見義勇為與搶劫犯搏斗。
上陣不離父子兵,想必李春江這回心里要樂開花了。
都說“上陣不離父子兵”,可父子搭檔做賊的卻不多見。
* 父子兵的意思 父子兵的成語解釋 父子兵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