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敵如虎的意思 畏敵如虎的讀音和出處
- 畏
- 敵
- 如
- 虎
- 成語名稱:
- 畏敵如虎
- 成語拼音:
- [wèi dí rú hǔ]
- 成語解釋:
- 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
- 成語出處:
- 明·徐光啟《謹申一得以保萬全疏》:“自然人賈勇,何至如今畏敵如虎,視營伍如蹈阱乎?”
- 成語例句:
- 領導者們畏敵如虎,處處設防,節節抵御。(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怯戰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畏敵如虎
- 英文翻譯:
- fear the enemy as if he were a tig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畏敵如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虎的成語 戰爭的成語 W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害怕 敵人 如同 一般
“畏敵如虎”的單字解釋
【畏】:1.怕:不畏艱險。英勇無畏。2.敬服:令人畏服。后生可畏。
【敵】:1.有利害沖突不能相容的:敵人。敵軍。2.敵人:仇敵。殘敵。分清敵我。3.對抗;抵擋:所向無敵。寡不敵眾。4.(力量)相等的:匹敵。勢均力敵。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畏敵如虎”的反義詞
勇冠三軍
英勇無畏
“畏敵如虎”的近義詞
“畏敵如虎”的相關成語
“畏敵如虎”的關聯成語
畏字的成語
敵字的成語
如字的成語
虎字的成語
畏開頭的成語
敵開頭的成語
如開頭的成語
虎開頭的成語
wei的成語
di的成語
ru的成語
hu的成語
wdrh的成語
畏敵什么什么的成語
畏什么如什么的成語
畏什么什么虎的成語
什么敵如什么的成語
什么敵什么虎的成語
什么什么如虎的成語
“畏敵如虎”造句
蔣鼎文和湯恩伯對統帥部的命令是陽奉陰違,又畏敵如虎,怎么可能主動出擊!
其實要說這次俺答亂京,一大半是因仇鸞這狗賊畏敵如虎而起。
輕兵冒進的錯誤他或許會犯,可要說他張玉靈畏敵如虎,我頭一個不信。
畏敵如虎的情況因為襲破大寨,以及剛才的旗開得勝,加上清騎的束手束腳,明軍得以放開手腳來大鬧一場,明軍更是人人如虎,對勝利的信心更足了。
為此,明軍在與清軍的戰斗都是處于下風的,畏敵如虎的風氣一時之間在整個明軍中蔓延。
遠方大同鎮主力明軍屯扎之處,王樸正站著,他不敢亂動,他畏敵如虎。
本來以為姜智會畏懼退縮,皇甫材都已想好了,只要姜智退縮,就要借姜智畏敵如虎的事情做文章,也許這事就能夠搞得姜智提前失去縣令之位。
你還知道你有罪?你過去在朝中結交朋黨攻軒異己不說,更嚴重的是畏敵如虎,一味求和,不知抗敵。
* 畏敵如虎的意思 畏敵如虎的成語解釋 畏敵如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