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的意思 百聞不如一見的讀音和出處
- 百
- 聞
- 不
- 如
- 一
- 見
- 成語名稱:
- 百聞不如一見
- 成語拼音:
-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成語解釋:
-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多聽不如親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 成語例句:
- 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子并不是這么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慈禧太后演義》第三十六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形容了解事物不如親自觀察為確實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見,不能讀作“xiàn”。
- 繁體字形:
- 百聞不如一見
- 英文翻譯:
- Seeing is believing.
- 成語故事:
- 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百聞不如一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百的成語 六字成語 一的成語 人物心理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聽到 不如 見到 看到 更可靠 印象 深刻
“百聞不如一見”的單字解釋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貨。百科全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精神百倍。百聞不如一見。
【聞】:1.聽見:聽而不聞。耳聞不如目見。2.聽見的事情;消息:見聞。新聞。奇聞。3.有名望的:聞人。4.名聲:令聞。穢聞。5.用鼻子嗅: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6.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百聞不如一見”的反義詞
“百聞不如一見”的近義詞
“百聞不如一見”的相關成語
百聞不如一見
千聞不如一見
傳聞不如親見
耳聞不如目見
耳聞不如眼見
百動不如一靜
百星不如一月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一代不如一代
一動不如一靜
一蟹不如一蟹
一解不如一解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不聞不問
一見了然
一見傾倒
一見傾心
“百聞不如一見”的關聯成語
百字的成語
聞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如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見字的成語
百開頭的成語
聞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如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見開頭的成語
bai的成語
wen的成語
bu的成語
ru的成語
yi的成語
jian的成語
bwbryj的成語
“百聞不如一見”造句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百聞不如一見,你親自到特區看看,才能真正理解改革開放的政策。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有時文字描述,還不及一幀歷史照片所蘊藏的豐富內容。
百聞不如一見,我決定親自采訪,以便把這二位治療皰疹、濕疣、前列腺炎、尿道炎的優秀專家推薦給那些飽受頑疾折磨的患者。
在走訪了基多古城之后,確有百聞不如一見之感。
然而百聞不如一見,隨著進一步開放,更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中國,媒體的誤讀自然會冰消瓦解。
早就聽說大峽谷的美景,百聞不如一見,這次美西之行使我開了眼界。
百聞不如一見、耳聽是虛、眼見為實,這些經驗之談,反映了人類視覺器官的靈敏性和準確性,以及客觀世界的可見性和形象性。
這位老學者大名鼎鼎,百聞不如一見,今日聽他一場講座,果然名不虛傳。
這家公司還有幾十種獲獎專利技術,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
* 百聞不如一見的意思 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解釋 百聞不如一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