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生之鞭的意思 祖生之鞭的讀音和出處
- 祖
- 生
- 之
- 鞭
- 成語名稱:
- 祖生之鞭
- 成語拼音:
- [zǔ shēng zhī biān]
- 成語解釋:
- 祖生:指晉人祖逖。祖逖立志收復國土。比喻奮勉向上或先占一著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用于比喻句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祖生之鞭
- 英文翻譯:
- The whip of ancestral lif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祖生之鞭”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指晉 立志 收復 國土 比喻 奮勉 向上 先占一著
“祖生之鞭”的單字解釋
【祖】:1.祖父,稱父親的父親,也用來稱祖父一輩的親屬:祖孫三代。外祖。2.祖宗。泛指祖父以上的先代:高祖。遠祖。3.事業或派別的創始人:鼻祖。祖師爺。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鞭】:1.鞭子:揚鞭。快馬加鞭。2.古代兵器,用鐵做成,有節,沒有鋒刃:鋼鞭。竹節鞭。3.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教鞭。竹鞭。4.供食用或藥用的某些雄獸的陰莖:鹿鞭。牛鞭。5.成串的小爆竹,放起來響聲連續不斷:一掛鞭。放鞭。6.鞭打:鞭馬。掘墓鞭尸。
“祖生之鞭”的相關成語
祖生之鞭
初生之犢
初生之犢不懼虎
初生之犢不畏虎
好生之德
平生之好
平生之愿
平生之志
殺生之柄
書生之見
殺生之權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尾生之信
偕生之疾
養生之道
有生之年
再生之德
知生之民
“祖生之鞭”的關聯成語
祖字的成語
生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鞭字的成語
祖開頭的成語
生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鞭開頭的成語
zu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bian的成語
zszb的成語
祖生什么什么的成語
祖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祖什么什么鞭的成語
什么生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生什么鞭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鞭的成語
* 祖生之鞭的意思 祖生之鞭的成語解釋 祖生之鞭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