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清松瘦的意思 竹清松瘦的讀音和出處
- 竹
- 清
- 松
- 瘦
- 成語名稱:
- 竹清松瘦
- 成語拼音:
- [zhú qīng sōng shòu]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詞:“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斗長久。”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竹清鬆瘦
- 英文翻譯:
- Bamboo is clear, pine is thi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竹清松瘦”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形容 外貌 清瘦 有神
“竹清松瘦”的單字解釋
【竹】:竹子,多年生常綠植物。莖圓柱形,有節,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紙原料。嫩芽即竹筍,可食。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松】:1.常綠喬木。有多種,樹皮多呈鱗狀塊片開裂,葉針形成束,球果有木質鱗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樹種。2.不緊密;不堅實:捆得太松。松軟。3.放開;使松:松手。松腰帶。4.不緊張;不嚴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魚等做成的茸毛狀或碎末狀食品:肉松。6.經濟較寬裕:近兩個月我手頭兒松了一些。
【瘦】:1.(人體)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對):面黃肌瘦。他近來瘦了。2.(食用的肉)脂肪少(跟“肥”相對):這塊肉太肥,我要瘦點兒的。3.(衣服鞋襪等)窄小(跟“肥”相對):褲子做得太瘦了,可以往肥里放一下。4.(地力)薄;不肥沃:瘦田。
“竹清松瘦”的相關成語
“竹清松瘦”的關聯成語
竹字的成語
清字的成語
松字的成語
瘦字的成語
竹開頭的成語
清開頭的成語
松開頭的成語
瘦開頭的成語
zhu的成語
qing的成語
song的成語
shou的成語
zqss的成語
竹清什么什么的成語
竹什么松什么的成語
竹什么什么瘦的成語
什么清松什么的成語
什么清什么瘦的成語
什么什么松瘦的成語
* 竹清松瘦的意思 竹清松瘦的成語解釋 竹清松瘦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