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明若暗的意思 若明若暗的讀音和出處
- 若
- 明
- 若
- 暗
- 成語名稱:
- 若明若暗
- 成語拼音:
- [ruò míng ruò àn]
- 成語解釋:
-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于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 成語例句:
- 在這種態度下,就是對周圍環境不作系統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于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人或事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暗,不能讀作“ǎn”或“yǎn”。
- 繁體字形:
- 若明若暗
- 英文翻譯:
- be now open now cover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若明若暗”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ABAC式的成語 明亮的成語 人物心理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明亮 昏暗 比喻 情況 問題 清楚
“若明若暗”的單字解釋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隱若現。旁若無人。若無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稱代詞。你:若輩。[rě]見〖阿蘭若〗、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隱若現。旁若無人。若無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稱代詞。你:若輩。[rě]見〖阿蘭若〗、
【暗】:1.光線不足;黑暗(跟“明”相對,下同):太陽落山了,天色漸漸暗下來。2.隱藏不露的;秘密的:暗號。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聽則明,偏信則暗。4.(顏色)濃重,不鮮明:暗紫。暗綠。
“若明若暗”的反義詞
“若明若暗”的近義詞
“若明若暗”的相關成語
“若明若暗”的關聯成語
若字的成語
明字的成語
若字的成語
暗字的成語
若開頭的成語
明開頭的成語
若開頭的成語
暗開頭的成語
ruo的成語
ming的成語
ruo的成語
an的成語
rmra的成語
若明什么什么的成語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語
若什么什么暗的成語
什么明若什么的成語
什么明什么暗的成語
什么什么若暗的成語
“若明若暗”造句
滿天的星星若明若暗的,好像頑皮的孩子在眨眼睛。
螢火蟲發出的光若明若暗。
靜靜的小山村在月光中若明若暗。
我們在若明若暗的路燈下走著。
我到這里時間不久,跟群眾接觸不多,對情況還若明若暗的。
過去若明若暗的問題,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如果對歷史和現狀的認識若明若暗,就很難找到改革的途徑。
在若明若暗的晨曦中,他們看見在壇上那個毫無生氣的女人正躺在她丈夫的死尸旁邊.
*彎以及一些近海島嶼的前途仍然是棘手的問題,若明若暗.
“青蓮居士”的稱號,據說也體現了李白對西域若明若暗的情愫。
* 若明若暗的意思 若明若暗的成語解釋 若明若暗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