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文章的意思 表面文章的讀音和出處
- 表
- 面
- 文
- 章
- 成語名稱:
- 表面文章
- 成語拼音:
-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敷衍塞責的做法。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一句話,就是要落在實處。追求表面文章,不講實際效果、實際效率、實際速度、實際質量、實際成本的形式主義必須制止。”
- 成語例句: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打招呼是表面文章,實際上是來觀望氣色。”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應付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表靣文章
- 英文翻譯:
- specious writ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表面文章”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比如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浮夸 不切實際 敷衍塞責 做法
“表面文章”的單字解釋
【表】:1.外面;外表:表面。地表。由表及里。2.中表(親戚):表哥。表叔。姨表。姑表。3.把思想感情顯示出來;表示:表達。表態。表決心。深表同情。按下不表(說)。4.俗稱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吃服(fù)藥表一表,出身汗,病就好了。5.榜樣;模范:表率。為人師表。6.古代文體奏章的一種,用于較重大的事件:諸葛亮《出師表》。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項的書籍或文件:《史記》十表。統計表。一張表。8.古代測日影的標桿。見〖圭表〗。9.測量某種量(liàng)的器具:溫度表。電表。水表。煤氣表。10.姓。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章】: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
“表面文章”的近義詞
表面功夫
“表面文章”的相關成語
“表面文章”的關聯成語
表字的成語
面字的成語
文字的成語
章字的成語
表開頭的成語
面開頭的成語
文開頭的成語
章開頭的成語
biao的成語
mian的成語
wen的成語
zhang的成語
bmwz的成語
表面什么什么的成語
表什么文什么的成語
表什么什么章的成語
什么面文什么的成語
什么面什么章的成語
什么什么文章的成語
“表面文章”造句
因此,便熱衷于搞急功近利的表面文章,熱熱鬧鬧的形式主義,舍本求末的"單項冒尖"。
然而,取消公允價值,無非是短期內做表面文章,抬高金融資產賬面價值,做短暫的心理安慰,而未從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入手,如此一來,怎樣杜絕這種狀況再次發生呢?
表現為單純追求審計程序到位,審計范圍面面俱到,做表面文章,忽視重點領域實質性的風險控制,對潛在的風險抱有僥幸心理,對被審計單位虛假的會計信息視而不見,甚至虛構未履行的審計程序,自欺欺人。
優秀的會計人員腳踏實地,不做表面文章,不虛報浮夸,不為保身謀利而趨炎附勢,求真務實,勇于創新,是對未來事物的預見,有超前意識和獨創性,知難而進,迎風搏擊。
我們應當循名責實,實事求是,切不可做表面文章。
個別領導干部工作浮夸敷衍,喜歡做表面文章,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麻木不仁。
當代中國企業品牌塑造大多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如改改產品名稱或者動用重金大做廣告,挖空心思希望注入些什么文化內涵到企業的品牌中等等,與這種觀念在中國企業界的流行不無關系。
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增加群眾負擔,引起群眾反感,傷害群眾感情,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從前兩個階段的實效來看,九十年代的改革還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沒有真正觸及到產權和職工身份這兩個根本問題,圍繞企業制度喊了一些口號,變換了一種生存方式。
若形而下地只死學傳統,只能做些就事論事的表面文章,這種情況在今天很有些普遍性。
* 表面文章的意思 表面文章的成語解釋 表面文章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