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問之學的意思 記問之學的讀音和出處
- 記
- 問
- 之
- 學
- 成語名稱:
- 記問之學
- 成語拼音:
- [jì wèn zhī xué]
- 成語解釋: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
- 成語例句:
- 《冷眼觀》第12回:“我不過記問之學,實在不是個里手。”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指無真知之學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記問之壆
- 英文翻譯:
- read without think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記問之學”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書本 問難 學問 融會貫通 不成 體系
“記問之學”的單字解釋
【記】:1.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記憶。記性。記得。記不清。好好記住。2.記錄;記載;登記:記事。記賬。摘記。記一大功。3.記載、描寫事物的書或文章(常用于書名或篇名):日記。筆記。游記。《岳陽樓記》。4.(記兒)標志;符號:標記。鈐記。暗記兒。5.皮膚上的生下來就有的深色的斑:左邊眉毛上有個黑記。6.多用于某些動作的次數:打一記耳光。一記勁射,球應聲入網。7.姓。
【問】: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人解答:詢問。問事處。不懂就問。答非所問。2.為表示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好。問候。3.審訊;追究:審問。問案。首惡必辦,脅從不問。4.管;干預:過問。不聞不問。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東西):我問他借兩本書。6.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學】:1.學習:學技術。勤工儉學。我跟著他學了許多知識。2.模仿:他學杜鵑叫,學得很像。3.學問:治學。才疏學淺。博學多能。4.指學科:數學。物理學。政治經濟學。5.學校:小學。大學。上學。6.姓。
“記問之學”的相關成語
“記問之學”的關聯成語
記字的成語
問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學字的成語
記開頭的成語
問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學開頭的成語
ji的成語
wen的成語
zhi的成語
xue的成語
jwzx的成語
記問什么什么的成語
記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記什么什么學的成語
什么問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問什么學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學的成語
“記問之學”造句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記問之學雖博而有限,義理之學雖約而無窮。
這些記問之學應付考試還可以,用在實際中就不行了。
記問之學不足于為人師,需要有啟發別人的力量才不愧為人師,在這一點上從文有他獨到之處,因為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好學深思的性格。
他把這個“記問之學”巧妙地做成了一個辯論的陷阱,讓盧大儒當場難堪。
應試無文,謂之曳白;書成鐫梓,謂之殺青。襪線之才,自謙才短;記問之學,自愧學膚。
隨著對國學、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日益加強,孔子和孔子的思想也重新由故紙堆里的記問之學,變成*人爭說的熱門話題。
* 記問之學的意思 記問之學的成語解釋 記問之學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