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心之論的意思 誅心之論的讀音和出處
- 誅
- 心
- 之
- 論
- 成語名稱:
- 誅心之論
- 成語拼音:
- [zhū xīn zhī lùn]
- 成語解釋:
- 誅:懲罰。指不問罪行,只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0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 成語例句:
- 你那里曉得,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和深刻的評論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誅心之論
- 英文翻譯:
- an impressive and deep talk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誅心之論”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春秋成語 表述的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不問 罪行 認定 罪狀 揭穿 動機
“誅心之論”的單字解釋
【誅】:1.譴責:口誅筆伐。2.殺(有罪的人):害民者誅。3.要求:誅求無時。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論】:[lùn]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論。議論。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論。社論。歷史唯物論。3.評定;看待:論罪。相提并論。4.介詞。按照:論堆賣。論件計工。[lún]〔論語〕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弟子編纂的有關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和弟子間的談話,涉及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和哲學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宋代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誅心之論”的近義詞
“誅心之論”的相關成語
“誅心之論”的關聯成語
誅字的成語
心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論字的成語
誅開頭的成語
心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論開頭的成語
zhu的成語
xin的成語
zhi的成語
lun的成語
zxzl的成語
誅心什么什么的成語
誅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誅什么什么論的成語
什么心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心什么論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論的成語
“誅心之論”造句
他寫的那篇文章,使一些人咬牙切齒,可算得上是誅心之論了。
在征求意見的座談會上,他往往有不同凡響的誅心之論。
我這么說,可能是誅心之論,但趙先生的話里話外不能不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
說句誅心之論,做危險分子能做到像他這樣的水平,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這一句可是誅心之論,處理不好足以讓靈鷲寺武當山和嵩山的關系見惡。
看著龍汐充滿自信的笑容,他說出的這番誅心之論也被她自動跳過了。
此話當真是誅心之論,任誰知道自己竟然養了一頭隨時噬主的狼,心里也會跟吃了死蒼蠅一樣難受。
這話可謂是誅心之論了,周圍的少年們似有所悟,看向蕭姓少年的臉色更加不善。
章氏“揭發伏藏”,作“誅心之論”,顯得“氣壯而理直”,至于“曳尾涂中,龜鱉同樂,而復竊據虛名,高言改革,懼丑聲之外揚,則作無賴口吻以自抵讕。
朕便不做誅心之論,卻還要問一聲:他們到底要干什么?眼里還有沒有朕這個君父?要把朕這座金鑾殿拆了嗎?
* 誅心之論的意思 誅心之論的成語解釋 誅心之論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