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膊上陣的意思 赤膊上陣的讀音和出處
- 赤
- 膊
- 上
- 陣
- 成語名稱:
- 赤膊上陣
- 成語拼音:
- [chì bó shàng zhèn]
- 成語解釋:
- 赤膊:光著上身;指不穿盔甲;陣:泛指戰場。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陣作戰。形容作戰勇敢;全力以赴地進行戰斗。后比喻沒有準備或毫無掩飾的從事。也作“赤體上陣”。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 成語例句:
- 他終于赤膊上陣,親自出馬了。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比喻公然跳出來干壞事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膊,不能讀作“fù”。
- 繁體字形:
- 赤膊上陣
- 英文翻譯:
- act undisguisedly
- 成語故事:
- 赤膊上陣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赤膊上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三國演義的成語 比如的成語 三國成語
- 成語關注:
- 上身 不穿 盔甲 泛指 戰場 裸露 上陣 作戰 形容 勇敢 全力以赴 進行 比喻 沒有 準備 毫無 從事
“赤膊上陣”的單字解釋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膊】:上肢近肩的部分。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陣】:1.古代交戰時布置的戰斗隊列。現也指作戰時的兵力部署:背水為陣。嚴陣以待。2.泛指戰場:上陣殺敵。3.指一段時間:這一陣他更忙。4.量詞。用于事情或動作經過的段落:一陣掌聲。下了幾陣雨。
“赤膊上陣”的反義詞
披堅執銳
披掛上陣
“赤膊上陣”的近義詞
“赤膊上陣”的相關成語
“赤膊上陣”的關聯成語
赤字的成語
膊字的成語
上字的成語
陣字的成語
赤開頭的成語
膊開頭的成語
上開頭的成語
陣開頭的成語
chi的成語
bo的成語
shang的成語
zhen的成語
cbsz的成語
赤膊什么什么的成語
赤什么上什么的成語
赤什么什么陣的成語
什么膊上什么的成語
什么膊什么陣的成語
什么什么上陣的成語
“赤膊上陣”造句
打仗,一定要講究戰略戰術,有勇無謀,赤膊上陣,是難以打勝仗的。
爭吵開始了,竟有人赤膊上陣,大打出手。
朱老漢赤膊上陣,拿起鍘刀和敵人拼命。
一些暴徒公然赤膊上陣,大打出手。
大刀會的人個個赤膊上陣,手拿大刀和鬼子拼命。
扮演一個狼人,在最后兩部影片里幾乎都是打赤膊上陣的。
很多男性赤膊上陣,其他一些人則穿著舊衣服,戴著頭盔、眼罩或披著塑料防護布.
比賽結果后,加比克脫掉球衣,赤膊上陣,將南斯拉夫國旗圍在腰間.
其結果是演出中出現大量的把酒狂飲、骨盆碰撞和赤膊上陣的舞男,肯定比典型的京劇更有傷風化。
于是桂系軍官赤膊上陣,成立集成公司,專營番攤*博。
* 赤膊上陣的意思 赤膊上陣的成語解釋 赤膊上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